搭建区域化党建统筹创新平台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01-30
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区域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统筹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科技手段,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党员队伍,通盘使用党建阵地,形成以街道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其他党组织为结点的网络化联动体系。近年来,在推进城市区域化党建过程中,大栅栏街道工委充分整合辖区资源,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持以区域化党建助推区域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搭建区域党建统筹创新平台,提高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力推进了地区社会全面发展。
一、搭建区域化党建统筹创新平台的背景
(一)文化底蕴深厚老字号资源聚集是地区最大的发展优势
大栅栏地区位于首都核心功能区,毗邻天安门广场,地理位置特殊,地区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老字号资源聚集,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辖区老字号企业45家,党员560人,百年以上老字号企业25家。近年来,大栅栏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华老字号集聚区”,大栅栏商业街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栅栏商业街、大栅栏西街、琉璃厂文化街被评为“北京市级特色商业街”。街道工委深刻地认识到,老字号企业文化与区域化党建工作内涵有着高度契合点,文化作为区域化党建的内化力量,使街道工委必须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凝聚发展力量、塑造区域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二)市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功能布局的区位优势让地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区“十二五”规划中,大栅栏街道位于西城“一核一带多园区”的空间发展布局中,处于中轴线西翼文化带,又是“三道”建设中“文道”的重要点位,大栅栏是传统商业区,琉璃厂是创意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市区政府给予大栅栏发展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今年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5+2”机构,其中大栅栏—琉璃厂建设指挥部的建立,对大栅栏的发展起到了的提速和促进作用。区位优势和功能布局使我们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和大好的发展形势,街道工委抓住机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努力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
(三)集成优势资源,助推区域发展是街道强化统筹职能的重要任务
街道工委是地区的领导核心,发挥统筹职能把各种资源优化配置是我们街道工委的优势。对特色显着的老字号企业党组织资源我们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变单位建党为区域建党,变点状推进为块状推进,变相对封闭为整体开放,以“组织共建、党员共聚、资源共享、活动共搞”的形式,不断整合调动区域化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链条上的优势资源和积极因素,实现“区域化党建助推区域化管理”的双赢。
二、主要做法
基于对地区特点的认知和区域化党建工作统筹创新的理解,街道工委提出区域化党建“四个机制”建设,实现区域联动互促,共创发展新格局。
(一)基层组织固本机制—夯实基础,强基固本促发展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街道工委统筹辖区资源开展区域化党建、提升区域发展活力、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基础。街道工委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着力构建联动互促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为区域化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整体工作效能。工委班子坚持区域统筹理念,整合调动区域化优势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共同推进区域发展已经成为班子共识。坚持民主集中,合力分工,科学决策,形成了务实高效、干事创业、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班子成员带领全体干部主动靠前,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推动地区发展。
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素质。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干部履职能力、响应能力、创新能力。分专题、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开展季度“岗位之星”和年度“双优科室”评比,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走访社区、居民工作机制,街道机关、社区干部积极入户走访,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
三是着力加强区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依托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在不同领域开展争当“服务先锋”、“和谐先锋”和“兴业先锋”评比活动。开展“智慧之光”区域性学习活动,每月一次为区域内企业党员提供党建知识、政治理论、传统文化、礼仪服务、商业策划等培训课程,增强区域党组织负责人理论武装。
(二)资源优势集成机制—集成优势,整合资源促发展
街道工委对地区资源进行统筹思考,积极谋划地区文商旅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结合点,整合集成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和老字号聚集优势,探索文化商贸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启动了大栅栏文商旅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分为大栅栏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大栅栏文商旅公共创新平台研建、“魅力大栅栏”应用服务三个主要部分,通过整合大栅栏传统商贸及现代商业的资源,利用平台流媒体功能和二维码等高新技术,推广特色的旅游线路,塑造街区企业诚信品牌,提升大栅栏地区宣传效果,展现大栅栏文化魅力,打造大栅栏文化品牌。
(三)社会组织协同机制—引智借力,社会协同促发展
街道工委着力探索文保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注重发挥好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政府倡导、社会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民生建设的良好局面。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引入项目发布机制,设立社会组织专项扶持资金,培育特色社会组织,重点打造10支志愿服务品牌队伍,调动社会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形成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
二是广泛引入社会资源。推进公益资源与政府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对接,引入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加强地区建设。与高校、驻街部队、辖区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及共驻共建协议,聘请各方专家组建“北京大栅栏”区域发展特邀顾问团,与多家知名媒体成为宣传推广合作伙伴,为地区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四)品牌培育推广机制—培育品牌,宣传推广促发展
大栅栏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老字号”集聚资源,街道工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优势,统筹谋划、集成优势、推进发展,培育了“老字号党建沙龙”、“我爱北京”国际影展、“京味文化公益讲座”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活动,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商圈党建推进区域发展。
一是以创新“老字号党建沙龙”为载体,强化街道工委在区域化发展中统筹作用。今年以“老字号·新责任”为主题,紧紧围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党的十八大召开契机,先后策划举行8场“老字号党建沙龙”活动,并将街道“党建沙龙”品牌影响力及区域化党建工作辐射力向区外扩展,充分展现了街道工委党建创新工作活力以及地区老字号企业优质形象。
二是打造“我爱北京”国际影展,彰显大栅栏魅力。与美国摄影学会(中国)、西城区长城摄影协会、搜狐数码公社等多家知名高端组织联合主办了多次“我爱北京”大栅栏地区国际影展和“魅力大栅栏”系列摄影抓拍赛活动,先后组织200多位民间摄影师走进大栅栏里老字号和四合院,深度体验老北京商贾文化和胡同文化,网站投稿作品达4500余幅。
三是传播老北京文化,举办“京味文化大讲堂”。进一步宣传贯彻北京精神,与辖区单位合作打造“京味文化”公益讲座品牌活动。讲座每月举办两期,每期邀请一位京味民俗文化专家,以大栅栏百年积淀的历史典故、文化传说、民俗知识为内容,面向社会各界喜欢京味儿文化、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开展公益讲座,受众人数达上千人次。
四是构建地区精神文化体系,树立大栅栏品牌整体形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践行北京精神,大栅栏街道工委充分依托地区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着力加强了大栅栏精神文化体系建设,先后研讨推出大栅栏精神、大栅栏理念、大栅栏礼物、创刊《大栅栏报》、修订大栅栏标识、改版大栅栏地图、出版《魅力大栅栏》画册、编辑《大栅栏故事》,对“大栅栏”品牌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广泛凝聚了地区干部群众发展共识,培树了“大栅栏人”的文化自豪感和地区认同感,极大地提升了大栅栏品牌影响力。
三、主要成效
(一)区域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系列活动,辖区各类企业对街道工委、办事处在统筹辖区发展上所做工作的认同感不断提升,街道工委核心作用进一步体现。在参与辖区重大紧急的活动中,辖区企业特别是老字号企业党组织临时动员组织能力不断增强,企业一把手领导亲自出席辖区活动,主动参与“721”慰问房山区河北镇捐款,企业员工主动加入地区治安志愿队伍,参与地区活动服务地区发展的热情和响应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大栅栏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大栅栏街道工委通过组织策划各类宣传文化活动,创新工作载体,大力推进宣传工作,提升地区影响力和美誉度。今年6月,中央六部委就中宣部新书《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首发座谈会在我街道举办,《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国之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活动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文章《海阔天空好扬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中数次提到大栅栏以及党建沙龙活动。到大栅栏参观、感受老字号,体验老北京生活逐渐变成一种时尚
(三)区域内党建资源共享水平进一步提升
搭建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平台、企业党员间的互动平台、企业和专家之间的咨询平台、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共建平台”五大平台。老字号企业与社区、职能部门、公益性组织共同组成的社区服务团队,为居民、驻区企业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老字号企业党组织则组建了综合包户、应急维稳等志愿服务者服务队,发挥党员的专业技能优势为社区建设做贡献,同时还为社区居民开放传统文化展厅,共享文化资源,实现回报社会的目标。
四、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思考
区域化党建是一个破题不久的新课题,是基层党建新的探索领域。下一步,街道工委将在强化“两个理念”上下功夫,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区域化党建统筹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深度覆盖”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健全外部架构。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运作机制,发挥街道工委的区域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发挥街道工委在区域内的政治核心作用,建立起以街道、社区为基础,以商业街为重点,区域内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共建共享、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机制。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大栅栏商会组织建设,整体推进以大栅栏商业街为核心,区域内全体老字号企业为重点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依托商业街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发挥区域党建工作“蓄水池”、“孵化器”的作用,实现“体外建党”和“单位建党”的结合,探索更加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推进企业党建工作,探索建立商业街区流动党建工作站,逐步搭建区域化党组织阵地,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活动,进一步扩大党在城市基层的组织覆盖。
(二)强化“区域协同”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区域党员教育管理
一是学习教育活动协同。积极借鉴目标管理、系统工程、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整合现有市民学校、北京大栅栏网站、地区红色遗址、干部党员学习网等培训资源,扩展“智慧之光”大讲堂覆盖范围,创立敞开式的学习教育课堂,拓展党员集中性学习和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
二是党建信息管理协同。充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QQ群等企业党组织党员日常办公应用较为普遍、沟通便捷、融入生活习惯的信息手段通讯和联系方式,编织区域化党务工作系统,通过短信提醒、制作手机报、网络通知等形式,加强与党组织和党员互动,及时反馈党员情况,了解和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和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辖区电子显示屏、移动传媒、网络电视、局域网等新传媒手段开辟党员意见箱、党务速递栏、党务公开栏、政策宣传窗等以沟通信息、传达精神为内容的宣传载体,进一步形成党的舆论和宣传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