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大党委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4-06-25
2012年4月,结合社区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牛街街道10个社区全部成立了“大党委”,40名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大党委”席位制委员,参与到了社区重大事项的决策与组织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党建工作协调难、资源优势互补难的问题。运行一年来,大党委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街道工委以“社区大党委建设的有关研究与探索”为题,开展了调研。调研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组织座谈讨论两种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18份,邀请社区大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及席位制委员20名参与座谈。在汇总调查问卷、座谈记录的基础上,街道对社区大党委的现实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现调研情况如下:
一、建立社区大党委机制的工作背景
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社区党员构成和社会组织类型日趋多元化,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更加紧密,原有的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下的属地管理体制,成为了基层党建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呈现出“三难”状况:
一是党建工作协调沟通难。由于缺乏有效载体和平台,社区党组织横向协调的力度小,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之间协调沟通较少。
二是服务资源优势互补难。近年来,社会化管理程度的提升,造成了社区服务资源缺口的不断扩大。社区党组织服务资源相对较少,驻区单位服务资源对外开放不足,制约了社区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在职党员在居住地社区作用发挥难。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居住在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的意识淡薄,参与社区活动较少,作用发挥不够。
二、牛街街道社区大党委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区域范围内党组织管理全覆盖。街道建立社区“大党委”,使辖区内10个居委会、49家驻区单位党组织全部纳入了社区“大党委”统一管理范围。通过社区推荐,工委任命的方式,40名优秀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入选社区“大党委”班子,其中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22人,占55%;两新组织、物业公司、商务楼宇10人,占25%;社区民警8人,占20%。社区“大党委”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基层党建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变,形成了统筹党建一起抓,统筹工作一起推的区域化社区党建新格局。
(二)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社区工作领导核心的职能定位。街道召开工委会、书记会,专题研究社区大党委职能定位。社区大党委作为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是由社区党组织牵头,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建立起的社区各单位党组织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的区域化党建组织。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搭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化党建共享平台、打造社区品牌特色,是大党委的基本工作职能。同时街道制定了大党委议事规则,议事决策、考核监督、党员作用发挥、党建协调、经费保障等多项工作机制,确保了社区大党委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围绕中心创新载体,有效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大党委模式的推广,使辖区内的党建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都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了高度共享,社区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问卷显示,在大党委成立后,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文化这三个方面改变突出,其中68%的被访者认为社区党建变化大,37%的被访者认为社区环境和社区文化变化。法源寺社区大党委席位制单位北京市煤气公司(市燃气集团)西城二所,带领党员干部到社区普及燃气安全知识,为楼房居民免费更换燃气软管,为平房居民检查液化气阀门。白广路社区大党委席位制单位总参三所将职工食堂一改往日只为在职员工服务的原则,面向退休居民开放,方便老年人就餐。牛街西里二区社区大党委席位制单位广安中学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中慰问帮扶,同时社区也成为了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四)双向互动,发挥各类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大党委机制增强了辖区单位参与社区决策、建设及活动的意识,党员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组织的骨干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实际行为支持社区工作。枫桦社区大党委组织枫桦豪景楼宇企业员工、党员开展了连心互助联盟学雷锋志愿服务、楼宇青年志愿者十八大治安巡逻、“红心向党”楼宇七一红歌会、政治生日会等多项活动。南线阁社区党委与北京培智中心学校党支部建立共建关系近7年,双方共同开展志愿服务、青少年教育宣传等校社共建活动30余次。菜市口百货公司的党员、团员活跃在社区志愿服务的各类活动中,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手饰清洗、修理常识咨询等服务。社区内各类组织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的充分发挥,赢得了驻区单位和居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继而增强了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三、社区大党委机制运行的实效
(一)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理顺了管理体制。社区大党委发挥对辖区内各类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领导力,对驻区单位和新型经济社会组织的协调力,对社区党员的组织发动力,对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提高了横向协调和纵向领导的权威性,完善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社区决策、社区监督工作体系。
(二)推进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提升了基层服务水平。社区大党委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为落脚点,利用社会资源为社区提供文体活动场所、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检查防火安全、就近医疗服务等,缓解了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与社区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拓展服务空间,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
(三)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各类组织和党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党员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社区的直管党员中,90%都是离退休居民,而各类组织和在职党员的参与,则为社区工作注入了年轻血液,丰富了党组织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使更多的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四、社区“大党委”工作中的难点与问题
(一)宣传动员机制大党委在党员群众中的知晓率不高。问卷显示,24%的被访者只知社区党委委员而不知席位制委员, 50%都不大了解大党委的职能。这充分说明大党委成立后,在广大党员与居民群众中的宣传工作并不到位,对大党委的职能定位、委员的情况介绍、作用的发挥、成果的展现强调不够。
(二)领导核心作用“议事”职能发挥不明显。就大党委职能的认知一题中,85%的人认同大党委的协调整合职能,但只有59%的人认为大党委具有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等重大事项的职能。通过翻阅大党委工作记录,我们也发现在涉及社区重大资金的预算与使用、七一主题实践活动的制定、社区党建计划总结的研究等重大事项时,席位制委员的参与度并不高,而大党委例会中涉及的内容多为商议开展共建类活动、志愿类服务等,行使更多的是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的职能。
(三)组织的人员构成-席位制委员队伍不稳定。社区大党委席位制委员主要来自与社区建设联系密切的单位的党员,如派出所、物业公司、辖区共建单位。他们是在辖区单位与社区双方沟通的基础上推荐,由工委任命的,之所以能够选任是基于其所属的工作岗位与职位。大党委委员与社区党组织换届同步产生,其届期也应至少为3年。但由于辖区单位干部人事变动或岗位调整远离社区,导致无法有效地建言献策或支持、参与社区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党委正常履职和整体作用的发挥。目前,届期过半,法源寺社区、春风社区就分别有2名席位制委员调离了原岗位,无法参与社区大党委的日常工作。
(四)党员主体作用在职党员作用发挥难。成立大党委后,部分辖区单位参与到了社区建设的活动与服务中,但由于单位在职党员在多数时间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定期或长期参与社区的活动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应发动更多居住在社区的在职党员亮明身份,在工作之余参与社区工作。目前,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非常少。
(五)工作保障机制社区大党委工作与活动缺乏专项经费。目前社区党员教育与活动的经费是按照组织关系在街道的党员数,以人均200元的标准进行核算下发的,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都在原单位,他们的活动经费都归属单位党组织。所以目前大党委组织活动以及单位党员参与社区活动,都需要社区党委统筹使用由上级拨付本社区的党建活动经费。在组织开展一些大型的长期的活动以及开发居民所需,有一定发展前途的社区服务项目时,原有经费就比较有限。
五、提升社区“大党委”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动员,通过网格化管理营造社区“大党委”工作氛围。社区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区域划分,通过网格包片入户的方式,加强与辖内单位的沟通协调,积极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健全宣传交流平台,开辟大党委工作交流Q群、短信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利用橱窗展示、会议传达、网络宣传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及辖区单位、员工树立区域党建工作理念。同时,在辖区单位中健全党建信息传递制度、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在职党员双向动员制度,形成区域党建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引导基层党组织、党员积极向社区靠拢,促进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整体合力。
(二)健全工作机制,把握结合点和议事点,提升议事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严格落实《牛街街道社区大党委议事规则》、《牛街街道社区大党委席位委员工作制度》,对社区大党委和班子成员的职责要进行明确定位,做到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社区党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大党委会,树立民主集中制观念、集体决策观念、决策监督观念,处理好民主与集中、议事与决策的关系。要注重把握“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的议事原则,找到社区党建工作、社区中心任务与涉及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切身利益事项的结合点,对社区建设与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民主自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定,从而形成社区党委行使决策权、居委会行使执行权,社区单位和党组织、党员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社区工作机制,把上级的政策部署转变为社区成员的自觉行动。
(三)建立大党委席位制委员资格动态退出和补选递增机制。鉴于大党委席位制委员变动频繁的现实情况,建议实行委员资格动态退出和补选递增机制,即任期内若出现席位制委员因工作变动不能行使职能的情况,应自动卸免,可在届中进行一次委员增补,或由所在单位推荐符合条件的继任人员或从社区其他辖区单位推荐相关人员。增补手续应参照选举产生程序。这样就解决了因干部调整、委员出缺导致的作用难发挥问题,保证了大党委统筹、决策、协调职能的履行。
(四)制定文件,创新载体,强化在职党员管理。在制度层面,建议市、区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报到和在职党员社区表现评价等相关文件,将在辖区内居住党员和驻区单位党员全部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视野,确立全体党员接受社区属地化管理与服务的原则,明确直管党员实行“全责管理”,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在管理层面,由社区对报到的在职党员进行基本情况登记和服务承诺记录,了解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职业特点、个人专长、联系方式、服务意向、承诺事项等情况,建立在职党员档案,为推进 “双岗双责、双重管理”创造条件。在实践层面,社区要积极探索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平台载体,挖掘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岗位,开发社区社会组织资源,大力培育辖区内的党员志愿(义工)队伍、青年志愿队伍、顾问团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在职党员各自专长和职业特点,社区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民事调解、便民服务、社会治安、技能培训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组团式服务,并将其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表现情况向所在单位进行反馈,形成社区和单位对在职党员“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工作机制,强化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识。
(五)畅通渠道,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经费保障机制。社区“大党委”工作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应当引入“财政支持+党费使用”、“费随事转”、“政策优惠”、“社会赞助”等多元化的方式,扩展社区“大党委”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保障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更富实力。针对兼职的席位制委员,可参照社区居委会不坐班委员的工作补贴标准,按季发放,同时还可建立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通过年终考核测评,对于支持参与社区工作积极、成效显着的席位制委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