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课本”去中国化是民族的悲哀


发布时间:2014-09-23  水淹三军

 

习近平说,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民族文化是推动民族繁荣昌盛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课本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试想,如果我们身边没有了古代诗词和散文,没有了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岂不在消失和突变,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何谈起呢?

当然,文化繁荣需要文化的不断发展,发展的过程也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来自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但吸收和借鉴不是照搬,不是对固有民族文化精华的否定,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兼收并蓄。文化上的去中国化,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不支持和否定,这种文化倾向和偏见最要不得。学了别人,忘记了自己,最终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附庸、跟屁虫,甚至他人文化上的奴隶,是自取灭亡。这是显面易见的道理,怎么就有的所谓“专家”、“学者”就不明白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首先要传的是中华民族文化之道,在老师有言传身教下,通过传授文化知识的来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民族文化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用民族文化情感、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同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因此,在这个快速发展,国际竞争激烈的年代里,保有自己的民族风格、独特文化和优良传统,是发展进步的坚实基础。我们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让中华民族文化去中国化。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协办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Email : admin@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