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反扫荡往事三则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个当年参加了抗日战争的95岁老兵,回忆起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往事。
忆左权将军
1940年秋,我在八路军某炮兵连当兵,百团大战重创日寇,但日本侵略者不甘心纠集大批敌伪军反扑,实行残暴的“三光政策”。我们就坚壁清野,动员群众将财务隐蔽、人员疏散,部队则利用有利地形进行游击战争。
那一天我们正在一条小山沟里行进,由于多日山路行军,人马十分困乏,上级要求我们爬上高坡卸炮休息。拉炮的骡子卸炮后急着要吃草料,我们四下一看,见地里晾晒大片的荞麦,不知谁带头,大家一窝蜂地抱回荞麦去喂牲口。这时,有人说这是老百姓晾的,喂牲口是违反群众纪律,但也有人说牲口太饿太累了,这是特殊情况,是不得已,可以灵活些。正说着从山上下来一小队人马,一看那阵势就知道是领导干部,其中一位身穿灰雨衣的看见我们抱老乡荞麦喂牲口,很生气地对我们说:“把你们负责人找来。”指导员随即走到首长跟前,首长就向他大声训斥:“今年庄稼收成很少,老百姓晾了这么一点,你们竟然抱去喂牲口,你们想到老百姓吃什么?”说着把声音一扬,“你们这样做不是共产党、八路军,是土匪的行为。”我们听后连忙把荞麦送了回去。那位首长接着把声音降低了一点说:“你们回去调查一下这粮食是哪村的,吃了多少,一定要想法赔偿人家。”后来我们才知道讲话的首长就是八路军左权副总参谋长,他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保持我党优良传统作风的精神使我们深受教育。
埋炮
在百团大战中,我们炮兵连有三门大炮,可是只给了我们十发炮弹,战斗中放了几发,只剩五六发炮弹了。为了减轻负担,保存武器,连里要埋一门炮,连长派我和另一个战士小吴去完成任务。当时这门大炮藏在了山梁上的一间草房里,我们沿着山沟前进,路上未见行人,只见沿途房屋全烧毁,村庄成废墟,翻上山梁看见了那间草房。草房门口站着一个小伙,进屋见有几位老头、老太太坐在长长的芦席上,我们请他们站起来,掀开草席露出大炮和其它物件,把他们吓了一跳。乡亲们帮我和小吴把炮抬出来,查看四周地形,要挖坑深埋需要时间很困难,看到梯田是用石头垒边填土而成,于是拆开石头靠边放下炮,填上土,再用石头一层一层码好,不到两小时大炮就很好地隐藏起来了。这时山梁背后响起机关枪和大炮声,老乡们让我俩快走,说:“你俩穿着军衣,很危险。”我俩点点头,对乡亲们说:“感谢乡亲们了,请大家千万注意别告诉别人这里埋了大炮。”“谁要讲出去就是汉奸!”大伙一齐说。
我俩走了不到一里地,我回头看去,总见有人在埋炮的地方弯腰干什么,看着像刚才帮忙的小伙子,他在搞什么鬼?我俩掏出手榴弹,偷偷往回走,快到埋炮地,看清了他在用铁锹铲去一部分庄稼,我俩一阵惊奇,忙上前问究竟。原来我们刚才运炮时一路上踩了一些庄稼,正对埋炮处留下了一条路,小伙子怕敌人发现,就把周边的庄稼铲去了。我俩紧握他的手说:“老乡,你想得真周到,太感谢你了。”一个月后,我们回去取炮,那间草房已经烧了,但埋的那门大炮完整无损,说明那些老乡都守口如瓶。这件事也说明了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人民的战争。
陕北金盆湾垦荒
我是国统区贵州三中高级师范班毕业生,1939年参加革命到晋东南抗大一分校学习,后又调到陕北延安炮校学习当炮兵。我记得从1940年起国民党军政部不但不给八路军提供军用装备,连粮食服装都不再发。为解决敌后方十几万人的衣食,中央要求部队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开荒种植农作物,解决生活问题。延安的东南有个南泥湾是很有名的。大约是1942年10月,我们团到延安东北的金盆湾实行军垦,种植小米、棉花等农作物,我们的工作分三部分——修挖窑洞、开荒种地和修路挖水渠。金盆湾是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带,地势不高也不陡,位于两条大沟交叉处,其中一条沟就通向南泥湾。我们在一排小山上挖成拱形窑洞,洞高两三米,深约三四米,垒一大炕可睡八九人,炕下有洞,冬天可烧火取暖。我们又在山坡上修出一块块梯田,每块梯田有水沟相通。梯田修好后开春种上庄稼,正好下了几场雪,到阳历四月庄稼全长起来了,看着就让人高兴。到1943年下半年,我们团有任务全部从金盆湾调出,只留下少数人值守。后来听说河南遭大旱,许多难民就住到了那里,看到有房子、有梯田、有菜园水井,有些人听了几遍还要问这是谁家的,用不用交钱,当地的领导告诉他们这是共产党人的天下,共产党人种的庄稼地。
这些往事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但至今仍历历在目。(王一青)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协办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Email : admin@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