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于敦波:科研是远大的理想和报复
发布时间:2018-11-26
第三届西城百名英才杰出人才、有研稀土总经理于敦波: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自己的科研成果能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发展,是我们的一生之幸。
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为人类社会谋福利——这是有研稀土总经理于敦波教授的“中国梦”。
稀土是“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元素”,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新材料宝库”。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稀土大国,但20年前摆在于敦波面前的却是:国外对稀土高新技术和尖端产业的垄断与封锁。
突破与攻坚,是于敦波“稀土”生涯的两大关键词。2001年,于敦波进入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稀土磁性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这里是我国稀土工业技术的发源地之一。20年来,于敦波坚守在稀土磁性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一线,先后主持十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00多项,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突破了国外对我国合金快冷厚带技术的封锁,打破日本在速凝技术领域的绝对垄断地位,推动我国高端稀土磁性材料的产业化步伐。
“2000年前后,快冷厚带技术的客户应用需求很大,国内市场供给少,我们的技术到了瓶颈期,需要新突破。当时日本方面的成熟技术对国内实行封锁。只有自主研发持续创新才能突破封锁,我们团队规划了一个3年攻坚计划。”
箭上弦了,于敦波和他的团队,三班倒与时间赛跑,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突破了技术封锁。“那时我们都吃住在实验室,一个月不回家是常态。孩子没人照顾时,就送到工厂来。失败的实验不计其数,但我们都为最微小的进步欢呼、相互鼓劲,下次,下次肯定能成功。满脑子想的就是实验。”回忆那段时光,于敦波的脸上闪过一抹灿烂的笑意。
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分析与排查,最终,正是这一点点进步的累积,于敦波和他的团队在合金快冷厚带技术领域迈上新台阶,在应用稀土材料的前沿阵地扎扎实实地站住了脚,也接到了国外公司纷至沓来的订单。
稀土兼具优异的磁光电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现代交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因为稀土的前沿性,开拓攻坚的路我们一走就是20年。打破垄断,突破封锁,惟有掌握主动权,才不至于在竞争与冲突中受制于人。”
说到永磁体,大众熟识的是吸铁石,但磁性小,而磁性劲儿更足的稀土永磁体更多地应用到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等节约环保领域。于敦波说,新能源汽车就是典型的节约型,新能源汽车中的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等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稀土永磁体。“大众并不熟悉稀土,其实稀土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发挥着巨大的功用。从手机的毫米级调焦镜头到话筒,从电动汽车到机器人,稀土永磁材料在更小更强大更智能的应用中,日益突显重要性。”
正缘于此,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优势,为人类社会谋福利成为于敦波的“中国梦”。“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开发量与应用量占到全球的80%以上。但要成为稀土强国,还需要技术领跑,拿得出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成果来。巨大的市场与美好的前景,都需要我们挺立在潮头展开竞争。”于敦波说,2000年时,国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大多依赖进口,2017年,我国出口接近20000吨,是稀土材料技术的一系列突破实现了这一目标。“目前我们的钕铁硼制备技术与全球先进水平持平,在应用前端,我们想让永磁材料发挥更大的功能,通过技术创新,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性能,将稀土资源真正的节约下来。”
从2010年到现在,磁性材料产品销售收入27.5亿元,利润超4.1亿元,纳税0.7亿元,出口创汇4.8亿元,为推动西城区乃至我国科技进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资料显示,当今世界,每6项新技术的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未来稀土市场的竞争一定会转变成为技术与质量的竞争,甚至是新概念、新领域的竞争。”于敦波说。
目前于敦波的主攻战场是稀土快淬磁粉。“2005年,这项技术只有美国一家独大。我们意识到这是科研突破的方向之一,整个团队2013年开始发力,2015年就取得了突破。未来微特电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而稀土资源绿色、高值化利用主题,将是我们的发力目标。”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办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员会各相关部门协办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Email : admin@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