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88.jpg

 关于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区域老年人群,构建医养结合社区的建议


主提代表:金娜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有效途径。
  尽管近年来全市各类养老机构有所发展,床位数呈增长趋势,但目前养老机构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仍有很大差距。仅仅靠增建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入住老年人的医护需求。根据国办发【2015】84号文提出“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也可内设医务室、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高,许多养老机构有心无力。此外,在养老机构设置专门的医疗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院内老人,就诊人数有限,来源单一,容易导致医疗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在医疗机构设置养老病床,目前来看也是举步维艰,因为医疗机构难以提供细致专业的养老服务。医疗机构主要关注急性病症的救治,对那些大病恢复期、后期康复治疗、慢性病、残障和绝症晚期的老年人无法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而且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床位并不富裕,有些二、三级医疗机构床位、医疗资源更是紧张,使得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医疗机构本身应有的治疗功能得不到到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
  不管是养老机构设置医疗设施、还是医疗机构增加养老病床,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都受到了客观环境资源限制,尤其是我区地处中心城区,地理面积小人口密集,老龄人口多,仅仅依靠机构养老根本满足不了我区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社区养老仍然是目前解决我区老年人生活的最主要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社区内医疗、护理、养老资源,打造“医养结合社区”,则是解决目前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有效途径。
  我区目前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形成,三级→二级→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全区的各个街道,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也已覆盖全区,在此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下,充分发挥区域医疗资源丰富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类市场主体比较优势,利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形成整体合力,让所有社会资源服务于所属社区,从而打造形成未病先防、基本医疗、专科治疗等医疗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逐步探索融合式医养服务模式,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和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养老照料中心、老年驿站等),搭建社区医养服务平台,形成社区内“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合作巡诊”机制。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医入养的制度建设,形成在养中行医的合法化制度保障及费用保障体系,激发各类社会医疗主体服务社区老人的积极性和合法性,打造社区内老年人个性化就医、养老绿色通道,从而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医养结合社区。


 copyright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邮编:100054  Email:rdwzhan@mail.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