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08-05-01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三年工作回顾
  2004年至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探索“首都体制”下西城发展的规律,全面实施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各项任务,全区呈现出蓬勃发展、文明进步、安定和谐的新局面。
  ——经济综合实力显着增强。三年来,区政府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职责,积极搭建发展平台,提升服务水平,促进驻区各级各类企业快速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持续稳步增长。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60亿元,比2003年增加306.5亿元,年均递增13.7%;区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2.5亿元,比2003年增加28.1亿元,年均递增22%;全区三级税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预计达到1142亿元。在产业结构方面,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金融业为核心的高聚集、强辐射的产业体系,优势产业和高端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2006年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0%左右,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2%左右,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33%左右。在产业布局方面,六个功能街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聚集效应更加突出,带动了全区经济发展。其中,金融街基本完成中心区建设任务,商务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成为全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贡献最大的地区;德胜科技园政策区覆盖范围扩大到5.64平方公里,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西单商业中心区项目建设、环境整治以及业态调整初见成效,成为拉动全区商业发展的重要地区。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产业促进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总部经济、结算型经济的特征和优势更加明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畅通政府与驻区企业沟通的渠道,网上互联审批有序推进,全程办事代理范围不断扩大,为驻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优化区属国有资产配置,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区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努力改善市场环境,扩大融资渠道,鼓励发展中介服务,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城市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三年来,区政府以筹办奥运为契机,注重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大城市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努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7.3亿元,城市建设开复工1482.3万平方米,竣工468.7万平方米;危改开复工650万平方米,竣工350万平方米。在城市规划方面,加强对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的研究,优先满足重点产业、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制定并实施了《区域交通规划》、《环境建设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按照适度超前、系统优化、量力而行的原则,启动实施了德内大街、赵登禹路等19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区域路网环境进一步改善。无障碍公共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区”。在危旧房改造方面,共启动灵境北、真武庙、三里河等8片危改项目,完成福绥境大楼等39栋拔危楼项目,完成标准租私房腾退3696户。通过多种方式使1.6万户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环境建设方面,研究确定了183项奥运环境整治项目,实施了西二环奥运环境整治示范工程,对北二环南侧等12个“城中村”、地安门内大街等8条重点大街、什刹海等5个重点地区以及奥运训练场馆周边进行了综合整治。完成了金融街中心区绿地等集中绿地建设,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5.7%。加大对大气、水污染的防治力度,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逐年增加,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三年来,区政府坚持建管并举,从源头抓起,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手段,完善工作机制,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实施了行政区划调整,将10个街道调整为7个街道,区域面积和常住人口趋于均衡,街区功能更加突出,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组织召开了西城区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街道办事处和政府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积极探索建立“条专块统”的运行机制。不断强化公共安全意识,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大对小商品市场、食品市场、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和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引入“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了政府值班、应急指挥、城市监管和便民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城市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城市日常管理中推广作业制度化、标准化,强化责任落实和追究制度,初步形成了部门互联互动、群众积极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
  ——文明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步。三年来,区政府以建设高水平的区域人文环境为目标,坚持以文化育文明,培育地区文化精神,形成区域文化特色,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加快现代化城市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实施“解危、解放、解读”工程,对李大钊故居、月坛、火神庙等一批文物进行腾退修缮,历代帝王庙正式对外开放。开展烟袋斜街房屋修缮改造试点,对旧鼓楼大街、陟山门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科学保护和有机更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在什刹海地区实施了保护景区传统风貌、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整治环湖景观、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工程,使什刹海地区成为展示北京人文奥运形象的重要窗口。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搭建政府与驻区文化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平台,推出“西城之春艺术节”、“月末大舞台”、“文学艺术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辖区单位和居民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共享程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归侨侨眷和台胞台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有区域特色的双拥共建活动,广泛实施道德促进工程,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文明礼仪教育,努力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绩。在驻区单位、部队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5年10月首批跨入“全国文明城区”行列。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年来,区政府坚持以提高社会事业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统筹区域资源,完善服务体系,通过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区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6.95亿元,用于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发展。同时,优先安排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兴建了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卫生大厦、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建设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制定《关于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实施并推广了一批示范项目,区域技术市场进一步活跃,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统筹推进学校布局调整,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基础教育在全市保持较高水平。在每个街道建立一所社区教育学校,开展规范化、系统化的市民教育,学习型城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完成了区属二级医院的功能定位和转型。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建立了新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的资源配置和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覆盖能力不断增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有中医药特色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居民科学健身。积极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我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两块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和谐社区建设初见成效。三年来,区政府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居民在社区的共同利益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凝聚力、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顺利完成了社区换届选举,全区由195个社区调整为152个,全部建立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两会一站”社区管理模式。积极发展社区民主,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健全社区群众工作机制和社区共建机制,社区民主自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大对居委会建设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改善了90个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和活动用房条件。加强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管理与培训,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完善社区卫生、教育、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拓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鼓励、引导公益组织和专业化队伍进入社区,创建了“无围墙敬老院”等一批社区公共事业新的运行模式,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区政府坚持从群众的基本需求出发,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化社会保险改革,建立综合救助机制,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设立政府促进就业资金,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形成职业培训提升就业、政策扶持稳定就业、创业开发带动就业、托底安置保障就业的工作新格局。全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经认定的就业特困人员100%得到安置,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形成了覆盖各类企业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完成了企业退休人员社区报销门诊医疗费、自由职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卡、社会保险统一征缴和社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等社会保险改革。对区属公疗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实行统筹管理,启动实施了生育保险,建立了企业退休职工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8%以上。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开通救助信息平台,及时高效地做好优抚、低保、助老、助残、助学等97项综合救助服务,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综合救助工作机制。按照应保尽保原则,对人均收入低于低保线的家庭实施基本生活保障,累计发放1.01亿元低保金。加大养老扶持力度,将全区高龄空巢低保老人全部纳入政府补贴范围。启动少儿住院医疗互助金工作,共支付报销费用470.6万元。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明显改善,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称号。创新群众互帮互助的新模式,在每个街道建立“爱心家园”、“温馨家园”、“博爱超市”三园合一的爱心服务之家,健全区、街、居三级捐赠平台,扩大了慈善救助的社会影响力。2006年,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
  ——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三年来,区政府坚持将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加强维护稳定的法制建设,夯实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强化维护稳定的保障能力,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坚持依法行政,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区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发挥信访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和调解协会、调解中心的作用,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机制,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坚持以防促管的理念,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加强警情监测分析,建立动态预警联动机制和打防控一体化工作体系,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平安社区的达标率达到80%,社区整体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荣获“2001—2004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
  各位代表,过去的三年,是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年,是我们不断深化区情认识、准确把握发展规律的三年,是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三年。在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下,区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离不开驻区单位、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积极支持我们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中央、市属单位和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参与西城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区域内各领域、各层次统筹发展和共驻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与驻区单位的沟通工作还不够深入,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水平与做好“四个服务”和迎接奥运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城市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能还不高,一些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同时,我们也真诚地期望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给予批评和监督,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完善区域功能、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是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的工作主线。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区第十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我区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我们也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均衡,不同地区城市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日趋多样化,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期望值也不断提高。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首都和全国发展大局中,以更高的工作标准、在更高水平上促进社会和谐。
  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举办奥运会将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们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的有利契机;是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优势,形成西城发展合力的有利契机;是我们全面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利契机。全力以赴做好迎奥运各项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此同时,完成奥运环境建设任务时间紧、要求高,而完善城市运行机制、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以迎奥运为契机带动各项工作,确保奥运期间城市运行安全高效,确保奥运后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实现区域功能定位是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的发展方向。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一方面,我们拥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发展的短边,比如土地资源稀缺,商务成本较高,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古都风貌保护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完善区域功能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使发展的结构、规模与城市的功能相协调,在主动做好“四个服务”的工作中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靠首都优势实现西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紧紧把握的区域发展特征。西城区优势资源集中,辖区内有近60个中央国家部委和部队机关,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功能。中央资产所占比重极大,2005年区域内中央资产总额为10.6万亿元,占全区资产总额的95.8%;优质文化、卫生等社会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中央、市属单位和部队系统。这样的区情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资源观,把积极主动服务与顺势促进发展相结合,把依法有序管理与共驻共建共享相结合,把服务人民群众与动员全民参与相结合,统筹区域发展,提升发展水平。
  二、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实现西城区发展蓝图,新一届政府肩负着历史重任。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紧紧抓住“新北京、新奥运”历史机遇,强化首都意识、首善意识、首创意识,坚持“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战略,巩固和发展区域优势,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努力使西城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和谐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首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项原则: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全面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二是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必须深化对“首都体制”的认识,强化开放建区的理念,发挥区位优势,在各领域、各层次创新统筹发展的机制,形成区域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必须强化服务功能,按照人文化、精致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方向和标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
  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以服务为主题,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积极做好各项服务。要围绕为群众服务这个中心,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把服务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促进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要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服务的问题,明确服务职责,完善服务功能,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要不断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把以人为本的要求体现到促进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要不断提高服务困难群众的能力,积极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保障服务,面向广大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失业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勤政为民,树立公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三、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结合《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工作部署,建议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一)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显着提升,区域经济优势更加巩固
  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
  立足提高产业层次促进发展。按照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优先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金融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支持科技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商业、旅游、会展产业。注重区域内各产业的协调有序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服务业。
  立足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发展。高效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功能街区聚集,逐步形成与街区功能定位、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抓住首都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战略机遇,适度拓展金融街发展空间,全面提升金融街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和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抓住德胜科技园政策区扩大的契机,大力加强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形成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地。
  立足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营造公正文明的法治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进驻区各级各类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城市品位和环境魅力显着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高标准完成迎奥运环境建设任务,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着眼于建设安全、高效、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进主要市政道路、微循环路改造和静态交通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在实现道路规划的同时,合理配置水、电、气、热等主要市政管线,全面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提高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市承载力和服务能力。
  着眼于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大力推进重点街区建设,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努力营造功能完善、设施健全、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按照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构建以文物保护利用为核心、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为重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重要补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努力改善文保区平房院设施环境,彰显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的城市魅力。基本完成文保区外危旧房改造任务,加强老旧小区、胡同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着眼于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继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条专块统”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强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标准,依托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改进城市管理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确高效。完善社会监督和动员机制,增强城市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市民的支持与配合。建立健全协调统一、应急迅速、行动有力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安全稳定。
  (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着提升,社会更加文明进步
  按照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激发活力的要求,着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努力为全体社会成员、为人的生命全周期,提供全方位服务,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坚持以文化育文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巩固和延伸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公益性文化活动,培育区域文化品牌,激发全区人民参与区域发展的活力。
  深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巩固和发展西城教育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推进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在较高层次上的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实施示范项目,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运行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四)社会和谐程度显着提升,社会更加安定有序
  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保障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使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做好对台和侨务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统筹协调,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加大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全区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以落实各项促进就业政策为重点,不断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和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积极实施素质就业,促进稳定就业。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老龄人口服务,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积极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全面促进社会福利、优抚、残疾人事业发展。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注重从源头化解矛盾,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格局,健全在基层化解矛盾的体制机制,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能力。从“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入手,全面提高警务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打造“平安西城”。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增强国防意识。
  2007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7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筹备奥运决战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完成2007年的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37亿元,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完成68.8亿元,增长1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73元,增长6%左右。
  着力推进重点街区的功能拓展和融合。点打造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金融街,加快研究金融产业区拓展规划方案。加强对街区的统筹协调,形成与金融街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重点产业链条,鼓励支持金融产业和科技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互补。加大对西单商业区的综合整治力度,启动文化广场改造工程,推进商业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交通组织,推动业态调整,改善商业环境。
  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完善中关村德胜科技园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中心区项目、西环广场东区的建设。依托园区内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充分发挥DRC工业设计基地的辐射作用,积极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挖掘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研究制定产业促进政策,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现代会展设施,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举办好第三届金融博览会等大型活动。
  着力增强服务各级各类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全面推行内资企业全程办事代理制度,优化服务大厅工作流程,提高窗口服务质量。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规范企业及商品质量信用记录。不断完善经济社会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区域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监测。建立对驻区大型企业的主动跟踪式服务机制,加强沟通与联系,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新型投融资和运营主体,完善政府投融资评估制度。继续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的后续工作,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的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紧紧抓住奥运机遇,大力改善城市环境
  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和高效的城市运行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以上;城市建设开复工700万平方米,竣工140万平方米;危改开复工40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
  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功能街区建设,健全协调推进机制,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全年实施德内大街、展西路等12条市政道路改造,确保新街口东街、桦皮厂路等9条道路实现竣工通车。推进德胜门东西滨河路等46条便民路改造,道路完好率保持在85%以上。完成白塔寺、人定湖变电站建设,改造现有供电设施,提高地区供电能力。按照迎奥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开展缸瓦市教堂周边等6个城市边角地综合整治,实施西长安街、西单北大街等重点街区的整治项目,做好奥运训练场馆及途经路线周边的违法建设拆除、广告牌匾规范、建筑外立面清洗粉饰工作,确保月坛体育馆等5个奥运训练场馆的修缮改造按期完成。
  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危旧房改造,启动2至3片危改项目,拔除危楼3至4栋,全年共改善4000户左右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快实施便民工程,对11个老旧小区、83条街巷胡同、163个低洼院实施整治,积极推进“一户一水表”和“一户一电表”改造。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完善北二环绿化带建设,改造人定湖等公园,完成宣武门教堂周边等集中绿地建设,全区实现新增绿化面积5公顷。不断提高环卫作业科技化含量,促进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努力消除城市环境卫生中存在的痼疾顽症。推进什刹海水体修复,完成控制大气污染第十三阶段治理任务,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力争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区验收。
  大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继续深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城市部件数据库与系统基础数据库,充分发挥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和城市管理监督员的作用,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和城市管理效能。完善城市管理指标体系,健全责任倒查监督机制,提高城市管理、作业、执法和监督水平。不断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西城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的场馆外围保障方案和城市运行保障方案,深入开展交通、消防、建筑、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充分发挥新组建的民防局的作用,加强派出所、交通队、消防站的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城市安全稳定和正常运转。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巩固文明城区建设成果,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在较高水平上均衡发展。
  不断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全国文明城区复查迎检工作。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实现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向社会开放。围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大力开展奥林匹克精神宣传和教育活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双拥共建工作水平,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六连冠。
  不断提升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加强学校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完成分院附中等7所学校的基建任务,启动聋人学校、后广平小学等学校教学楼建设,提升中小学办学标准化水平。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工作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有计划地资助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出国培训,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召开建设学习型城区大会,修订《西城区社区教育大纲》,完善社区教育学校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健全科普工作组织网络和志愿者队伍,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投入,积极构建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为主体的公益性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区属影院改革,力争实现新首都电影院开业运营。组建文化管理综合执法队,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结合迎奥运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继续组织“西城之春艺术节”、“双百工程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使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精品。
  不断提升市民健康素质。建立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动物疫病情的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应急工作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常用药品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完成北京市第二医院、北京市肛肠医院改造。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成德胜、什刹海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汽南、柳荫街等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扩建任务。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推广“社区健康生育全程服务”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健身知识为着力点,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四、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以创新体制机制、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工作体系为重点,切实增强社会管理与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促进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发挥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强化街道统筹、协调辖区管理的职能,探索建立街道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开展民事听证和群众网上评议试点工作,加大对和谐社区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力改善社区办公及服务设施条件,力争年底实现社区办公和公益性用房达到规定标准。充分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启动“96156”西城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对街道公共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和优化,能够剥离的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移交社区服务中心或中介组织承担。大力培育社区公益性民间组织,发挥其在组织和服务群众、行业自律方面的优势,完善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进一步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落实促进就业政策,调整就业资金的使用结构,优化就业资金的使用效益。畅通市场化就业渠道,建立就业岗位动态监控制度,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就业管理服务水平。搭建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完善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单位创建活动,实施“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稳定在98%以上。加快推进社会保险业务网上办理试点,为参保单位和劳动者创造更多便利。深化医疗保险改革,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管理,扩大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的范围。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鼓励和指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大各项救助项目的整合及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做好民生保障服务和救助工作。探索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不断完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进一步巩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公益性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律援助分中心、工作站点的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深化分类管理工作,提高社区矫正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逐步完善行政诉求调处工作网络,探索建立居委会代理和反馈行政诉求的新机制,及时协调、超前化解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完善区信息图像监控系统,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精确打击水平。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难点问题的联合整治力度,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确保“两会”、十七大及其他重大活动和节日期间的安全稳定。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执法案卷评查。继续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和评议考核体系,严格落实执法责任,逐步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定。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对政协委员察访部门行政执法情况的通报制度,形成“定期通报、扎实整改、及时反馈”的工作机制。
  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探索建立公共服务资源数据的共享机制和基础数据的动态维护机制,完善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和街居管理信息平台,扩展网上服务大厅功能,实现各街道公共服务大厅的联网受理,进一步方便社区居民在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个性化的服务。严格控制检查评比,减少庆典、表彰等事务性活动,下大力气压缩会议。切实加强政风建设,杜绝有令不行、推诿扯皮现象,增强决策执行力。
  积极推进透明行政。完善决策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前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其他群众组织的作用,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逐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健全网上政务公开、网上信访、网上评议和网上监督信息系统,实现政府工作除保密事项外一律向社会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继续推进廉政宣传教育,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发挥行政投诉中心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监察。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机制和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和效益审计。建立西城区公务员信息库,对公务员个人基本情况和履职状况实现全面动态管理,不断提高公务员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

 

 


   

评论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站点地图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