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西城区政府2018年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表


发布时间:2019-03-20


项目序号区政府重点督办内容全年完成情况主责单位
1全面落实区人大决议,建立政府主导、指挥部统筹、街道主责、主体尽责的工作机制,形成任务单、路线图、时间表,明确阶段性目标。依据街区整理项目库,集中开展街区整治提升,力争每个街道至少实现1个街区精彩亮相。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各指挥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各街道办事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年度街区整治工作。目前全区共划分101个街区,确定17片亮相街区,12月底全部完成亮相。其中,重点推动了南新华街、长安街沿线及地安门内大街的整治工作。大栅栏琉璃厂指挥部
     天桥演艺区指挥部
     什刹海阜景街指挥部
    区 和谐宜居示范区建设指挥部
     马连道指挥部
     北展地区指挥部
2统筹编制各街区的设计方案,形成覆盖区域、街道、街区、街巷胡同、老旧小区、平房院落六大系统的街区设计体系。力争上半年,完成全部街区的划分工作,打牢街区整理常态化、精细化和长效化基础。11月底前,按照“一街一策”要求,所有街道设计方案全部完成。在街区层面上实现各项工作集成,注重环境整治、功能完善和服务配套,整理一片让群众满意一片。高标准、高水平制定好街区设计导则,加强城市天际线、公共空间、城市家具、景观小品、牌匾标识等设计导则编制,把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充分展现出来。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已编制《平房、四合院地区设计导则》、《老旧小区设计导则》;二是6月底前各街道均已完成街区划分,全区共划分约101个街区,划分成果已通过城市品质提升艺术审查委员会专家论证、区政府常务会、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三是11月底前,按照“一街一策”要求,基本完成城市设计工作。初步形成15套街道城市设计导则、20余套重点地区深化设计方案;确定17片亮相街区;四是建立了街区整理前期设计的统筹、协调与调度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以例会、培训会、信息报送与通知等多种形式指导与督促各街道按要求持续推进街区整理城市设计工作。市规土委西城分局
    (区名城办)
3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和管理方式,严防新生违法建设和“开墙打洞”反弹。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已完成拆除违建20万平方米;全区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全区实现无开墙打洞街巷825条,超额完成市级任务的90%。区城管委
4462条背街小巷实现“十有十无五好”目标。巩固街面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由主要大街向周边辐射,实现整治效果连线成片。完善街巷长制,更好地发挥街巷理事会作用,按照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治理要求,构建以街巷长制和街巷理事会为核心的特大型城市区域和基层治理体系。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通过建立完善街巷长制及巡查报告制度,巩固街面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在背街小巷实现“十有十无五好”目标方面,目前已有220条背街小巷通过市级达标验收,265条已向市级申报达标验收;三是完善街巷长制,加强日常巡查,对街巷存在的问题进行上报,发挥街巷理事会作用;四是总结街巷长、自治理事会长效管理机制,改进不足。区城管委
5着力解决好停车无序、非法小广告、架空线凌乱等痼疾顽症,构建安全有序的环境秩序。实现全区所有主次干路架空线入地,完成369条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入地。有序整治城市天际线,不断巩固拓展整治成效,促进城市更加安全、有序。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完成了33条主次干路电力架空线入地,11条支路胡同电力架空线入地,75条道路路灯架空线入地;二是完成全区支路胡同通信架空线入地管道建设908项、道路长度199公里。基本完成第一批次什刹海等4个街道、369条支路胡同、76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及撤线拔杆工作。三里河地区三条路电力架空线入地正在实施当中;三是加大力度对全区重点地铁站和交通枢纽共享自行车停车秩序进行了规范;四是环卫中心清理小广告120余万张;五是自我区6月22日建筑物屋顶牌匾标识规范工作重新部署以来,完成2017年四季度统计的整治台账剩余200处任务,并完成建筑物牌匾标识重设64块;六是继续对边角地加强管理,防止问题反弹。区城管委
6持续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交通秩序,加强静态交通管理。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在加强“停车场设施建设”方面,已新建居住区停车泊位833个;二是推广德胜地区“共享停车”APP运行模式,已组织召开1次区级推广会;三是由西城交通支队做好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开展执法专项行动,突出做好重点大街违停执法管控工作,确保交通秩序正常。区城管委
7扎实推进白纸坊东街、北纬路等40条道路建设。    全年推进40条道路建设,实现手帕口北街等7条道路完工。区住建委
8实施17条道路大中修、5条道路疏堵、37条道路市政排水管线改造工程,畅通微循环。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17条道路大中修已完工;二是5条疏堵道路已完工;三是37条排水管线改造已完成;四是2条微循环道路改造已完成。区城管委
9严格落实市区清洁空气行动新的三年计划,用心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突出问题歼灭战。淘汰老旧机动车1.75万辆,全面完成锅炉低氮改造,持续做好油烟排放监管、工地扬尘等监管。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已完成2018年度煤改电电费补贴款的拨付工作;二是淘汰老旧机动车22008辆;三是开展餐饮企业执法检查,重点对油烟净化设施运行和维护清洗情况、环保手续及环保制度落实情况、油烟排放监测点位建设规范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累计检查餐饮企业1716家,油烟监测报告991份,查处餐饮油烟超标24起,拟处罚金额约18.5万元;四是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已完成锅炉清查752家,1627台,纳入普查的数量366家,872台。工业源清查数量1413家,纳入普查范围的共计88家。入河排污口清查工作方面,2个再生水补水口全部纳入普查范围;五是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和“门前三包”要求。1-11月,立案处罚施工工地类违法行为378起,罚款330万元;查处违规运输车369辆,罚款93万元。严格落实北京市关于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相关标准,积极开展道路清扫保洁作业。区城管委、区房管局、区住建委针对相关单位落实扬尘工作情况分别进行考核、评分和通报。区环保局
10出台《西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发挥河长制作用,坚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全面开展河湖水质改善、水系连通工程。加强水体监测,推进雨污分流,对辖区水环境实施精准管理。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已编制完成《西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并发全区。在发挥河长制作用方面,已完成“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编制和发文。全面开展河湖水质改善检查工作,整治污染,调研水系连通工程;二是推进雨污分流工作已完成6.8公里管线。区城管委
11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实施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启动垃圾转运中心项目,试点实施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实现垃圾不落地目标。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推进4个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工作已完成;二是推进建设垃圾转运中心正在申请规划变更;三是实施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工作已完成试点工作。区城管委
12建立全区拆违腾退空间“留白增绿”台账,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6%。全年计划新增城市绿地8公顷,其中新建2个城市森林公园,新增20处口袋公园、休闲空间。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开展藤萝廊架、垂直绿墙等建设,新增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000延长米。启动西海湿地公园建设。推动前三门大街、什刹海环湖绿道建设。推进花园式单位、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推广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更加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强化传统功能区的提升,以生活居住区为重点,利用腾退空间增加公共配套和休闲绿地。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已经建立全区拆违腾退空间“留白增绿”台账;二是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6.36%;三是2018年共新增城市绿地8.37公顷,包括:城市森林2处,口袋公园20处、微绿地39处、道路绿化2处、附属绿地3处;四是屋顶绿化已全部完成,共计11299平方米。垂直绿化已完成,共计1184延米;五是西海湿地公园已建设完成,已于“十一”期间向市民开放;六是在打通什刹海环湖七处堵点的基础上,什刹海环湖步道已实现贯通,并于10月1日亮相;七是已完成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检查验收工作;八是已完成首都花园式社区创建工作,创建月坛社区为花园式社区,并完成检查验收工作;九是已创建15户绿色家庭;十是创建北京启喑实验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和北京育才学校3个绿色学校;十一是创建月坛社区为绿色社区。区园林绿化局
13加快推进“官批”市场疏解收尾工作,实现区域性批发市场全面收官。落实好《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跟进做好“动批”等市场疏解商户外迁津冀地区的服务。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完成官批市场闭市。二是持续关注津冀各地承接“动批”商户、市场商户经营情况。完成官批市场产权方和市场方所有交接工作,完成官批闭市;持续关注津冀各地承接“动批”商户、市场商户经营情况,重点关注有政府对接的相关市场,并进行走访对接,走访商户、了解商户困难,协调当地政府进行解决,及时了解“动批”商户回流到北京其他区域市场的情况。北展地区指挥部
14做好商市场升级改造。    聘请专业机构对全区生活性服务业网点进行调查分析,并按业态分街道制作发布了网点分布地图。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其中包括:11个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提前超额完成120%;88个便民商业网点建设,提前超额完成25%。区商务委
15配合做好市级部门的搬迁服务。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根据市级部门搬迁工作的整体安排,各相关部门与市级部门进行了充分对接,积极配合做好市级部门搬迁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区人力社保局社保中心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及具体情况,制定了机关事业单位整体转出相关业务办理流程,以规范自身办事流程、提高自身办事效率;二是区卫计委做好相关医疗保障和对城市副中心医疗对口帮扶工作,西城区的月坛、德胜、展览路、新街口、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分别与通州区的新华、梨园、于家务、永乐店、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对一的对口帮扶;三是区教委协助市教委做好市级搬迁部门工作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目前,位于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4所学校正在规划建设中,黄城根小学胡各庄校区正在改造中;四是区城管执法监察局围绕市级政府部门搬迁工作,加强了环境秩序综合管控力度,解决无照游商、店外经营、非法小广告等各类环境问题14000余件;五是西城交通支队细致开展工作确保了市级机关的搬迁工作安全、准时、顺利进行,使行政办公区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区政府办
16积极探索实施城市资产管理,加大资源投向精细调控力度,推进“腾笼换鸟”,进一步夯实区域发展后劲。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借助专业力量,完成了城市资产现状梳理,界定了城市资产概念及其范围。运用大数据平台对城市资产进行落位,分析其分布、资金投入等运行情况。分析了各类城市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提升的路径及管理模式。加强中南海周边地区综合整治力度,南北长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修缮项目启动征收。着力均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项目布局,加大项目统筹管理力度,按照项目进度做好资金保障。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西城区400栋商务楼宇开展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完成了400栋商务楼宇的基础信息调查。从中筛选出租售交易信息活跃、符合“三低”要求的200栋写字楼作为分析对象。配合市规土委西城分局做好两广大街西城段提升工作的数据分析,配合区发改委,提供宣武门地区楼宇情况的分析。按照区领导在街道系统开展“三找一报告”的工作要求,召开了街道系统和指挥部上报疏解腾退资源工作部署会,收集疏解腾退资源350余处,全区的疏解腾退资源数据建立工作台账。推进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工作,开展了老旧厂房资源调查工作,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促进驻区老旧厂房改造成为产业园区。区发改委
     区财政局
     区产发局
17常住人口规模实现《总规》年度任务目标。落实好《西城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2020年)》,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层层压实责任,力求落地见效。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召开专项行动部署大会,与82家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抓好绩效管理,完成专项考评实施细则,使考核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叠图作业”、“挂图作战”、“插旗拔旗”、手册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发挥“街道吹哨,部门报道”体制机制,强化风险评估,实施“任务双下达,目标双考核”,落实“日报账、周调度、月研判、季分析”,加强协调、紧密调度,敢于担当、适时督办,有序推进专项行动。受访居民对我区“疏整促”工作满意度达97.4%。专项行动带动常住人口减少明显,预计全年常住人口减少任务将如期完成。区发改委
18加强和谐宜居示范区建设,开展重点地区周边综合整治,抓好西单文化广场升级改造、南北长街老城保护和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营造安全、安静的政务环境。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西单文化广场升级改造项目工作顺利推进。10月26日在项目现场举行开工典礼及奠基仪式,正式开工建设,地下及地面同时进行施工,确保在2019年10月之前实现地面广场主体部分精彩亮相;二是南北长街项目在区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用1个半月的时间取得立项、规划、国土手续,征收申请完成报送。5月8日张贴暂停公告,7月4日正式张贴征收补偿公告(征求意见稿),并于10月10日正式启动征收工作,涉及范围内居民积极响应,实现了“开门红”,截至12月初超额完成了“保七争八”的工作目标,为之后的征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区和谐宜居示范区建设指挥部
19推广老旧小区准物业化管理,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和环境品质。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区房管局组织梳理了全区老旧小区管理情况,并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上报辖区内单位自管房屋管理工作情况的请示,就做好辖区内单位自管房屋管理中需要市级部门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方面提出工作建议;二是11月,区房管局与各街道办事处对西城区在京中央单位、国管、市属、区属单位自管楼房和直管公房楼房情况进行了摸排,建立项目台账。通过实地调研、居民交流的方式,剖析老旧小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深入研究解决方案;三是区房管局按照《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部署,会同区重大办、区社会办和属地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建立健全综合整治后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区重大办和属地街道办事处的需求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区房管局
20推广居民自我管理模式,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和环境品质。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推进老旧小区工作,右内西街社区等5个社区被确定为市级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区社会办与西城园管委会开展了地下空间改造创意大赛,利用腾退空间补充地区公益设施、生活服务业设施不足。与区房管局、区城管委联合出台《背街小巷物业管理质量评价办法》,探索平房区准物业管理试点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推进社区之家工作,建成宣武中医院等29家市级社区之家示范点(市社工委将西城区指标从30个调整为29个),建成区级社区之家资源共享单位58家。区社会办
21强化“一盘棋”意识,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对接新城发展需求,加强多领域合作。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拟与秦皇岛签订“西城康养之家”项目;二是已与天津市和平区拟定了合作框架协议;三是在医疗领域组织区内1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参与此次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各医院均已按《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工作方案》要求建立了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工作制度及流程。共有9家医院遴选了六大类医用耗材中的品种,涉及心内血管支架类、人工关节类等耗材。四是支持副中心建设,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扶通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城区月坛、德胜、展览路、新街口、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通州区新华、梨园、于家务、永乐店、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一对口帮扶;五是在教育领域落实《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备忘录》《京津冀教育协同专项规划》,制定2018年教育领域对口帮扶项目计划。为阜平县职教中心的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开展技能提升强化集训。推进支持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项目的相关工作,组织北京四中、北海幼儿园参加交“钥匙”项目推进会。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单位就学校(幼儿园)规划选址做进一步沟通。相关学校(幼儿园)与设计单位对接沟通,项目概念设计初步定稿。积极与安新县对接,赴实地调研座谈,组织专场培训;六是加强人才交流协作,完成与河北省互派干部交流工作,选派我区4名优秀处级干部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挂职。区发改委
    (区协同办)
22发挥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金融街与丽泽金融商务区一体化发展,支持其他区金融功能区建设,加强与天津金融创新示范中心、河北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协同配合,促进三地金融产业协调发展。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持续加强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二是金融服务局与区城管委、区产发局、市规土委西城分局、金融街集团对接论证金融街优化提升规划研究提纲,研究金融街与西单、白塔寺等周边地区联动发展,优化环境建设,完善金融街配套服务,提升金融街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产业转型发展,服务企业有效对接金融街周边疏解腾退空间资源,推荐建总基建处在万通新世界(万通商城)等疏解腾退资源处选址,服务机构落地发展;三是积极关注驻区机构在津冀地区设立金融后台和分支机构,引导机构为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促进三地金融产业协调发展。北京金融街服务局
23加快职业教育等专项疏解工作,把疏解非首都功能不断引向深入。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7月底完成调减职教学生560人。以转型发展为核心,继续强化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开展社区市民教育、中小学劳技教育、高端企业培训等,提升服务京津冀及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对口教育帮扶工作,四所职业学校选派了4名干部和17名骨干教师赴西城区扶贫协作地区支教;二是10月份完成疏解15处民办教育机构,涉及人口变化450人。落实《西城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加大监管力度。结合民办学校年检工作,从办学场地、人员资质、财务管理等方面不断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三是区教委通过召开领导干部会布置、建立月台账、制定工作制度等措施,积极推进教育系统清理自聘非京籍编外用工人员工作。教育系统各单位经过整理用工档案、学习法律法规、征求律师意见、召开校务会、与非京籍用工人员协商等环节,已与400名自聘非京籍编外用工人员解除终止了劳动合同,另有17人对解除合同内容有异议,正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区教委
24深入实施精准帮扶,助力对口受援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今年以来,西城区区级财政直接投入对口帮扶资金6203万元,初步统计可实现2.6万户5.5万人脱贫,喀喇沁旗计划于2018年脱贫摘帽。一是做实对口帮扶长效机制。落实脱贫攻坚帮扶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对口帮扶实施意见,形成全区对口帮扶工作的总体安排。二是重点突出落实精准帮扶要求,实现与受帮扶地区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全覆盖,与受帮扶地区19所学校建立一对一结对关系。瞄准当地居民在居住、饮水、就医、交通等方面最迫切需求,实施帮扶项目52个。三是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带动脱贫。充分发挥区域在金融、商务、人才等方面资源优势,引导驻区金融机构支持参与扶贫项目融资。利用友城生活馆等线上线下平台推介销售当地名优特农副产品。组织“春风行动”招聘会,举办扶贫专业人才培训班,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能力。四是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建立实行街道和企业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村(镇)机制。协调自然资源部、工信部、中化集团等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帮扶。区人大、政协、区委统战系统等组织累计捐资捐物1200余万元。区外联办
25建立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适应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服务国家外交首都外事,优化保障能力服务水平,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周边外交及党际交往战略部署,配合中央、市级相关单位接待国外来访团组15批次,296人次;二是全面推进国际交往中心主要承载地建设,落实市区重点工作,完成“十三五”《国际交往中心主要承载地建设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完成《西城区服务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空间规划》研究编制工作;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的基础上,5月26日至6月1日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友协共同举办“2018年中外友好组织京津冀国际交流周”活动;三是建立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制定《西城区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圆满完成“2018年中外友好组织京津冀国际交流周活动”、“欢动北京”第七届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周西城行等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区外侨办
26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打造北京坊国际文化交流集聚区等国际交往空间。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坚持主推“城市文化新地标”与“中国式生活体验区”的品牌定位,立足于打造国际文化交流聚集区。商中选优,严把业态准入关。推进北京坊的文化展示交流平台作用,积极组织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各类品牌文化活动。截止到12月,招商签约64家,占全场面积90%,正式开业51家。举办展览展示、艺术表演、高峰论坛、非遗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活动27场。该项目的打造已取得极大的成功,其国际文化展示、交流、演艺、中式生活体验功能日趋完善,产业溢出效应不断扩大。大栅栏琉璃厂指挥部
27实施“四名”汇智计划,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实施要点》,聚焦中轴线、阜景街“一轴一线”和大运河文化带什刹海片区等重要节点,实施老城整体保护和复兴。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1、完成十三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并通过名城委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查和区人大评议。区名城委发起并成立遗产活化联盟。积极推进庆成宫、贤良祠、会贤堂文物腾退工作。2、四名汇智计划2018年度招募项目90项,入围69项。3、推进重点地区品质提升工作,大栅栏街道完成了铁树斜街、樱桃斜街的开墙打洞封堵工作,设计单位协助街道结合开墙打洞封堵工作开展整治提升设计。椿树街道着力打造琉璃厂片区,整理挖掘出7个街道故事和35个文化记忆,并利用琉璃巷、西南园、铁鸟等胡同形成围合的1公里慢行系统,力争成为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有老北京味的特色文化街区。天桥演艺区核心区建设基本建成,天桥艺术大厦、天桥艺术中心、天桥市民广场、中华电影院、天桥印象博物馆等重点项目依次投入使用,为地区发展营造出勃勃生机。4、着重开展三金海地区交通组织梳理,大木仓北一巷调整为机动车北向南单向行驶、大木仓胡同调整为机动车东向西单向行驶,周边交通路况有了很大改善。打通什刹海环湖步道7处堵点,拆除沿湖违建4800余平方米,后海至西海6000余米环湖步道全线贯通。市规土委西城分局
    (区名城办)
28加快实现德胜门对景和新地百改造亮相,重点推进会贤堂、贤良祠、先农坛(庆成宫)等文物保护项目。启动绍兴会馆等直管公房类重点不可移动文物腾退。做好阜内大街、陟山门地区品质提升工作。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积极推动庆成宫文物腾退工作,明确腾退保护法律路径,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启动贤良祠文物修缮工作。会贤堂(直管公房部分)文物腾退工作已于7月30日全面启动。绍兴会馆等20处直管公房类重点不可移动文物腾退工作已全部启动。完成德胜对景项目工程。地安门百货降层改造装修工程进入收尾阶段,老字号同仁堂、菜百、“银作局”以及北平汇将入驻。阜内大街整治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陟山门街—景山西街及周边地区整治复兴规划设计,并通过专家审议。砖塔胡同弱电入地已完成,架空线强电入地电箱位置已确认,完成胡同中段电箱位置的居民腾退工作,并完成西段两处电箱基础施工。区文化委
29加快改善什刹海整体环境,编制西板桥及部分河道景观设计方案,积极保护和恢复老城内历史水系。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西海湿地已于10月1日亮相。什刹海环湖绿化工程已实现环湖步道打通,已于10月1日亮相,目前整体项目工作正按计划推进,预计明年8月底竣工;二是区园林市政管理中心已编制完成了西板桥及部分河道景观设计方案。什刹海阜景街指挥部
30落实“1+3”公共文化政策,完善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做好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建设,举办特色阅读推广活动。注重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实施区级博物馆(规划馆)建设,建立博物馆联盟,推动辖区内馆际交流和资源共享。扶持非遗代表性项目,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更好地传承京味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计划将文化组织员队伍管理建设工作纳入正在组织编制的《北京市西城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方案》中予以统筹完善。《北京市西城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实施方案》等初稿已制定,处于讨论修改阶段。15个街道已全部建有文化站。在阅读空间实体书店等阅读场所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北京儿童阅读周在西城区30所中小学中进行,第四届中国童书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天桥艺术中心举办。持续推进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制定《北京市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推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举办厂甸庙会,通过百余场特色活动,呈现以笔墨纸砚、书画展览和专家现场解读为特色的传统“文市”庙会。同时还在天桥艺术中心等地设置厂甸庙会分会场,呈现多元艺术演出、老字号年货展等活动,往届非遗时尚大赛作品也在庙会上亮相。举办了2018中越传统年画联展、“同品寒食   踏青寻春”等活动,活动中不仅有非遗表演,还有非遗手工技艺项目与市民互动,其中护国寺小吃等老字号非遗小吃展位带来特色寒食小吃。组织非遗项目和非遗进校园优秀成果作品参与了“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组织口技、中幡等非遗项目代表赴济南参加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组织京韵大鼓等曲艺项目赴天津参加京津冀展演活动,开展了昆曲专场、非遗音乐会等专场演出活动。开展了第四批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评审工作。经过对非遗项目的遴选,护国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艺、木板年画等五大项目面向社会招募传承志愿者。举办了2018年非遗时尚创意设计大赛。继续开展DIY夏令营活动,囊括北京内画鼻烟壶等非遗项目14项。区文化委
31丰富区域文化品牌,支持创作武术剧《北京人家之武学宗师》,设立艺术创作扶持基金,用心讲好西城故事。广泛开展“万人走进艺术殿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丰富文艺演出市场,将天桥艺术中心建设成为百姓的艺术殿堂。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10月22日通过举办景山合唱节展演结束了本年度景山合唱节活动。   10月30日在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了2018牛街民族团结杯暨欢乐飞飏舞蹈大赛决赛。街道已全部完成2018年一街一品工作任务;二是《北京市西城区文化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文件已于5月底出台;三是区、街、社区三级共开展群众文化活动17782余场,参与人数达195万人次;四是以儒武大师孙禄堂为创作主线,在天桥剧场举办《北京人家之武学宗师》5场演出;五是举办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演出126场;举办百姓戏剧展演50场,58场讲座;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演出263场;举办京剧行当艺术经典剧目展演22场,大讲堂30场;举办第三届北京天桥音乐剧演出季演出34场;六是完成“万人走进艺术殿堂”惠民演出12场。区文化委
32落实全国和北京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精准投放资源,加大对战略型、创新型和外向型金融机构的引进力度,做好国家金融改革衍生机构的承接工作,支持财务公司、资本控股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衍生的金融板块机构发展。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落实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结合区财政组收等重点工作,安排区领导与区域重点金融机构走访。二是强化前端服务。发挥区域战略定位、环境优势及金融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优化金融业态结构,加大金融税源企业引进工作力度。1-11月引进54家(其中重点企业13家)入驻,注册资本金累计1710.74亿元。新引进的机构多为国家金融改革衍生机构、大型央企投资板块和新兴金融机构,区域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服务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重要机构落地,为机构落地提供选址、工商注册、政策对接等系列服务;协同西城园管委会,为中移金融科技、云成金服、广发银行北京分行等金融科技企业提供选址考察;协调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迁址事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各项进度。四是结合产业转型发展。服务企业有效对接金融街周边疏解腾退空间资源,提升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北京金融街服务局
33推动“新三板”等要素市场建设,发展金融科技等高端产业和新兴金融业态,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扩容西城上市板块。截止11月底,西城区境内上市企业36家,境外上市企业26家,绝对数47家。挂牌企业累计76家,重点培育拟上市企业20余家;二是积极搭建政金企交流平台,服务企业发展。加强上市联席会成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组织召开以“聚焦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升级”为主题的西城区首届企业上市工作交流活动,宣传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政策。针对民营企业流动性困境,组织11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并联合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和中证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流动性困境的反思与解决之道”闭门研讨会,多层次、多维度共同探讨解决思路与路径,形成合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组织企业参加市区金融部门组织的各类上市挂牌相关业务培训4场;三是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北京金融街服务局
34完善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整合金融办职能,加快组建金融街服务机构,发起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坚持开放、绿色、智慧、安全、人文的原则,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金融街新发展。继续办好金融街论坛、金博会等活动,积极发挥各类高端对话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扩大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按照“政府授权+跨界共治+专业运作+市场机制”的架构模式。构建北京金融街合作发展理事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北京金融街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三位一体有机协同的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体系;二是积极防控   P2P 网贷平台风险。深入开展 P2P   网贷平台及涉嫌非法集资企业的摸排、约谈、专班核查等工作,对高风险平台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高管约谈;三是落实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结合区财政组收等重点工作,安排区领导与区域重点金融机构走访、座谈,贯彻落实“卡牌表会榜”机制,服务机构个性化需求;四是组织召开   2018 金融街论坛年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
35落实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加快出台“1+5+X”产业政策和实施细则,吸引高端产业落户西城,支持区属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对全区产业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废改立”,统筹构建全区“1+5+N”的高精尖产业政策促进体系,统编为《西城区产业政策汇编》;二是研究拟订重大产业政策,其中3项进入“1+5+N”政策体系,具体包括《西城区发展“高精尖”产业服务重点企业的若干措施》、《西城区“高精尖”产业指导目录》、《西城区关于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三是区发改委牵头联络重点企业,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大唐京津冀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龙源电力等公司落户工作。严格贯彻落实《西城区区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制度》,走访驻区重点企业;四是积极对接央企、民营企业,寻找合作计划,支持区属企业发展。区发改委
36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区域大数据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智慧西城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和集成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加快推进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社区等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正式成立大数据专家咨询委;二是已发布《北京市西城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完成全区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工作,形成区信息资源目录。升级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完善人口基础数据,完成西城区人口大数据应用监测平台二期项目建设;三是区政务服务办组织开展了西城区“一网通办”系列工作,形成可开展网上办理事项清单1266项,当前网上申报比例为100%;四是区环保局建设西城区环境质量综合精细化管理大数据项目,已建设一批监测点位,目前在运行的监测站点有2个水质监测站、2个PM2.5、PM10大气监测站、30套噪声监测设备及19套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设备;五是区城市管理委开展西城区路侧高位视频停车项目,目前共完成车位施划4856个泊位,完成480套高位视频设备安装;六是继续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辅导工作。共辅导上报高新技术企业4批108家;七是区安监局依托西城区安全生产“双预防”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建设我区安全生产数据中心;八是由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牵头成立城市治理工作专班,下发《西城区城市治理可视化数据动态运行终端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城市大脑顶层设计。开展智能井盖状态监测管理示范研究项目,完成西城区全响应数据搜索平台及试点应用建设项目;九是区社会办对照《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的具体要求,全区已经建成智慧社区222个,覆盖率达到85.7%。在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街道大数据分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互联网+社区生活服务”智慧服务平台,增加优质服务平台。区科信委
37推进大数据协同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未来城市设计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入驻设计之都大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市长圆桌会议等活动。大力推进出版创意产业园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工作。协调广安军民融合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引入军贸技术研究院等高端创新要素。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在大数据实验室方面,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发布了《大数据城市网络安全指数报告》,成立了3个研究中心,与重庆市合川区政府联合承办了以“智慧城市安全”为主题的网络安全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二是服务北建大科技园改造项目获批中关村存量资源改造项目资金支持,该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与创新中心建立人才工作沟通渠道,支持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机制,辅导企业进行人才相关政策申报。三是设计之都大厦投入运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揭牌落户,海尔优家等重点机构和知名企业入驻办公。四是按照计划稳步推进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出版园影响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五是截止12月上旬中关村广安军民融合特色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万宝矿产、军贸技术研究院正式入驻办公;室外铺装工程及二期工程陆续施工,配套房屋及室外管线修缮工作基本完成。六是全力推进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编制产业空间规划,绘制产业发展图谱,梳理空间资源,建立楼宇档案,推进金融科技基金筹备,发布示范区建设方案和“金科十条”,中移动金融科技、光大云缴费、云粒智慧等14家机构落户“金科新区”。西城园管委会
38扩大在工程技术、设计服务、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与科技推广四个领域的领先优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加快专利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通过开展调研、专家研讨以及与市区两级统计部门的对接,从统计数据、政策文件、细分领域发展等角度全面梳理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总结目前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重点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与典型做法,深入研究区科技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促进措施,以更好地支撑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摸清了区科技服务业2011-2016年的底数,对标《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及的9大细分领域,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工作,细化剖析了区科技服务业的组成结构和优势领域,明确提出了区科技服务业未来重点发展的四大领域:科技金融、工程技术服务、设计服务、知识产权与科技推广。深入研究了区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的发展需求、重点及措施,提出了促进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已完成《科技服务业支撑西城区高精尖产业的发展研究》和《西城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研究报告。完成2018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申报初审工作;完成2017年前北京市专利试点示范单位集中确认工作;开展知识产权培训31次;完成2018年知识产权专项兑现和2019年度知识产权专项申报工作。完成2018年度西城区财政科技专项科技创新类项目立项工作,共支持项目26项,计划支持经费总额1738.9万元。组织开展2019年度西城区财政科技专项的申报立项工作。申报期内共征集项目140项,通过两次专家评审,共有58个项目拟予立项(草案)准备上政府常委会批准。其中可持续发展类项目15个、科技创新类项目43个。拟支持资金总额3070.28万元。其中2018年度区财政科技专项可持续发展项目健康促进类项目共立项14项,共支持经费248.3万。区科信委
39以“动批”区域为重点,高水平编制北展地区城市形态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重点领域布局。加快金融、科技、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金融新经济、科技新经济、文化新经济、服务新经济。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继续推进以动批区域为核心的展览路地区发展系统性研究,现已完成规划待区政府会议审议。加大力度引入适宜动批区域的新业态,把腾退空间用足用好。2018年初,在《西外区域升级改造项目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研究,与海淀区共同打造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开展地区疏解腾退资源使用规划工作、商务楼宇空置及企业情况调研。完成展览路地区商务楼宇基本情况的数据统计,对重点楼宇进行入驻企业的情况监测,已经完成展览路地区疏解腾退资源的梳理统计并建立台账,开展情况分析,实施日常监测。7月18日,组织“西城行”活动,吸引20多个国家60家中外金融企业参与,宣传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方向,鼓励进驻西外地区,促进“高精尖”产业积聚。   进一步完善“1+5+N”的“高精尖”政策体系,强化政策统筹,制定重点领域鼓励政策,通过系列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引导、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依托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积极推进北展地区的规划发展,全力打造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积极协调企业入驻事宜,在引入业态方向上进行把控,为有意愿入驻动批的企业搭建平台。区产发局
     北展地区指挥部
     区发改委
40精细落实好疏解腾退空间资源再利用指导意见,提高疏解腾退空间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推进留白增绿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落点落图,促进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在《西城区疏解腾退空间资源再利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西城区地下空间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二是建立了全区腾退空间资源基本台账。我区腾退空间资源主要有七大类,分别是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腾退空间、职业教育疏解腾退空间、地下疏解腾退空间、违法建设拆除腾退空间、文物腾退疏解空间、区属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出租房清理腾退空间、商市场疏解腾退空间。截止12月中旬,共计腾退建筑面积约138.2万平方米,已利用面积约36.47万平方米,未利用面积约101.73万平方米;三是在已腾退的空间资源中,约10万平方米用于建设便民生活服务设施、城市绿地等。区发改委
41进一步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开发文化主题酒店,探索建立“北京人家”旅游合作体。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合力推动北京人家合作体建设。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由区旅游委牵头,区国资委、西城消防支队、区食药监局、西城工商分局、西城公安分局、什刹海指挥部、天恒正宇公司等作为成员单位。先后召开调度会、研讨会10余次;二是夯实北京人家合作体建设基础。收集和梳理什刹海、大栅栏、天桥、菜西等地区相关资源,为合作体建设奠定了空间载体;三是搭建北京人家合作体建设平台。9月13日,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在工商分局注册成立“北京人家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确定了北京人家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实施方案。与中青旅酒店事业部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从资本、项目、管理等三个层面探讨进一步合作机会;四是探索北京人家合作体规范和政策支持。起草编制《“北京人家”西城区民宿管理办法》。以实地走访、专家座谈等形式配合市旅游委共同研究   “北京人家”相关政策。区旅游委
42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文创产业扶持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提质增效。继续办好设计周等活动,积极发挥各类高端对话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扩大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自2017年5月立项编制《文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经过课题组走访调研,市有关部门和专家研讨,以及面向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结合区领导在区经济工作专班全体会议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及北京市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重大变化,现已编制完成促进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二是上半年已编制完成《关于促进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关于促进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送审稿)》《西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西城区高精尖产业政策体系“1+5+N”的要求,现将《关于促进西城区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与金融、科技专项产业政策并列的产业类政策,调整为《关于促进文化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经过几轮征求意见后已形成送审稿;三是组织西城设计周活动,调动文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是“致敬生活”。西城区报名参加的区域及企业达到12家;四是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带动设计服务等文创产业的发展,全面展示西城区设计独特魅力和水平,增强对外交往的能力。11月24日,2018苏州市国际设计周邀请我区代表参会。西城区产业发展促进局与苏州市姑苏区经济科技局签署了战略合作书。双方将合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和建设区域合作,深化北京、苏州两地在古城保护、城市更新、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北京优势资源整体输出,加强苏州市姑苏区与北京市西城区深层次、全方位的文化创意产业交流互动。区产发局
43抓住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重大机遇,推动科学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文化教育、金融、商务和旅游、健康医疗等多领域融合发展。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建立完善1+N+P融资对接模式,充分利用多层次融资平台,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征集驻区企业融资需求,涉及科技、文化、商业、旅游项目8个。举办外资外贸企业专场融资对接会,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诚通基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参会,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与外资外贸企业的合作,成功搭建了政策信息、经验交流和问题研讨的平台。与区旅游委合作,向旅游产业相关单位宣传介绍投融资对接平台。加强环境优化服务和人才发展服务。出台《西城区关于加快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城区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办法》,开展《西城区关于促进金融人才发展的奖励办法》制定工作,在比照上海、深圳等金融发达城市给予优秀金融人才资金奖励的基础上,设立金融人才服务支持计划,给予金融人才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区商务委
44制定生活性服务业新三年发展行动计划,丰富“互联网+实体服务”形式,实现“精·智”服务圈和“家·佳”网点全覆盖,建设社区服务“第三空间”,着力打造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支持和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已完成《西城区生活性服务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实施。在2017年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互联网+实体服务”的便利生活服务形式,打造社区服务第三空间。制定完成“西城区老字号振兴发展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寻找儿时味道拍摄系列纪录片以及走进记忆食府全聚德博物馆、护国寺小吃”等活动。同时按照市商务委支持政策要求,完成了内联升、庆丰包子铺、一得阁等8家企业的支持项目申报工作。区商务委
4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行业协会指导服务功能。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发挥西城区12330分中心和工作站职能,开展知识产权宣传为维权援助服务,定点服务企业300余次,全年完成知识产权宣传31次。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超市、药店17家,检查商品1000余件,审查处理问题专利产品17件,立案假冒专利案件3件;发挥北京茶业企业商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调解成功一件茶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马连道茶城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认定。截至9月末,西城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1件。区科信委
46优化企业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健全“三联”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效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西城工商分局作为区市场监管联席会办公室,牵头构建了联合惩戒机制,依托平台开发联合惩戒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区市场监管联席会,审议通过:西城区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共同对588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开展跨部门联合惩戒。截至目前,已解除惩戒39户,涉案标的5410万元,显着提升了联合监管效能。二是全面梳理平台数据,形成4大共享数据清单;不断扩充平台成员单位,已对接西城区29个行政执法部门、6个综合部门以及区法院、西长安街街道、金融街街道,并与其中27个部门实现数据互通互联,进一步强化了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联动。三是基于平台“双积分”信用管理方法,建立了《西城区企业信用“晴雨表”工作制度》,推进西城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西城工商分局
47全面落实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实施学前教育新的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实现15个街道公办园全覆盖。探索多样化办园模式,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多渠道、多方式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学前教育水平。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改扩建方式,今年新增十五中附属陶然亭幼儿园、育民五一幼儿园、大栅栏幼儿园、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附属幼儿园、洁如幼儿园粉子分园5所教委直属园,实现了15个街道公办园全覆盖的目标。其中,十五中附属陶然亭幼儿园、育民五一幼儿园、槐柏幼儿园月坛分园均已招生开园。增加教委公办园学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地区的入园压力,不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二是日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业务培训,完成幼儿园教职工全员培训和跟岗培训工作。进行幼儿园年度考核和级类复检工作,开展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监控设备管理、消防管理、师德与保教、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等工作专项督导检查;三是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学位,缓解入园压力,幼儿园规范办园,区域学前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区教委
48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坚持立德树人,打造西城教育共同体。努力争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区。扎实推进学区制改革,深化集团化办学和贯通式培养,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开发一批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特色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研究制定《西城区中小学校校务会工作办法》。继续开展干部培训与研讨,   推动家长教师协会制度的建立。加强科研引领,促进学校家长教师协会制度的完善。建立好家长委员会,促进家长教师协会在学校管理与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对《西城区家庭教育读本》的内容进行了编辑校对,共印制3000册,12月14日已发放至教育系统中小学和12个社区家长学校。2月28日召开西城区学区工作推进会布置具体任务。3月5日,29名学区办公室选派教师完成报到,11个学区办公室挂牌成立,学区办公室全面运行。推进五路通小学与教育学院实验项目,三帆附小和三帆中学裕中校区、白纸坊小学和六十六中等学校继续开展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增加北京小学广内分校与财会学校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将部分小学的六年级放在中学办学,探索中学派出干部担任附小校长,以育才学校和亚太实验学校为实验基地,加强贯通培养的体制机制探索,成立示范高中联合体。加强规划、评审和日常监督指导,统筹推进智慧教育工程。适应中高考改革需要,各中学配备了选排课软件。各学校配备了数字高清录播设备,部分学校开展了微课学习的试点。完成中小学保健所健康咨询平台设计并试运行。2018年对口直升比例为60%,比去年增加10%。四十一中与十三中分校合并,增加优质教育学位供给,提高新街口学区教育品质。北京小学走读部更名为北京小学广内学校,提升广牛学区教育品质。增加参加小学学区派位的学校,提供更多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中学均衡优质提升工程,组成四个学校发展共同体,进行质量精准提升。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征集和“一师一优课”优秀课例征集。区教委
4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教育家培养工程和教师轮岗制度,积极培养一批学科教学与学校管理的带头人。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完成了新一届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工作;制定《西城区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以及培训方案,包含“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学模块,对新入职人员集中培训,对新提任的书记校长进行岗位培训,并实施跟岗学习。制定《西城区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探索建立西城区教育系统教师诚信积分制的可行性。制定了《西城区教育系统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并在教育集团内部进行教师流动以及学段间贯通培养的尝试。12月底将启动2018年度骨干教师履职考核工作,制定考核方案,加强对西城区骨干教师队伍的管理。区教委
50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服务和监管。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对我区24所民办幼儿园和一个附设学前班的教师进行了全园全岗培训。完成了民办园参加示范园的跟岗培训;二是进一步规范民办教育机构收费行为。按照国务院、教育部及北京市对于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规定的管理意见,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有效的保护了家长和学员的合法权益。三是严格监管培训内容及教师资质。要求进行学科类培训的教师需持有教师资格证,并报区教委备案。外教的聘任需持有外专局相关的行政许可,组织专兼职督学对45所培训机构从教学质量、教材使用、课程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和规范。同时对6所民办学校在办学行为、教学质量、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督导。有效规范了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教材使用和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区教委
51深化“校圆工程”,充分利用周边腾退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功能。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深入调研,细化设计方案,定期专题研究,有序组织施工,完成15所小学学生食堂建设。通过改善办学条件,食堂改造项目,让15个校址的小学学生,食用安全、放心、营养的午餐。北纬路中学已完成基坑支护、基础垫层、塔吊安装及防水工程,正在基础结构施工阶段。一六一中学南校区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已发布施工、监理招标公告。铁路第二中学翻改建工作,目前正在按“一会三函”模式推进。《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二函)已报市规土委西城分局征询意见,正在按规委意见进行修改,土地划拨与北京市铁路局存在产权移交及华方公司部分产权房置换问题。北京小学改扩建工程已发布施工、监理招标公告。区教委
52落实好“健康西城”品质提升行动计划,开展国家健康城区建设,构建“区-街-社区”一体化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培育具有西城特点的中医健康文化。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健康生活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研究制定了《西城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区党政机关中积极开展区级“健康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共34家单位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开展“健康促进企业”的评选工作,共创建区级健康促进企业14家。在全区各医疗机构中重新进行创建工作,经过集中验收创建区级健康促进医院36家。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区试点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的国家级验收。在每个社区居委会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西城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下发了《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等通知。试点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研究,推动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在广外医院开展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拟定了《北京市西城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区属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制定了《西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所属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评工作方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回头看、无证行医等专项督导。强化医疗机构监管,监督覆盖率达到99.5%,合理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制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流程,推广智慧家庭医生协同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四个一”服务,所有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发送宣传短信、微信。研究制定0-6岁困境儿童、医养结合、高血压患者等8个服务包。组织各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发挥专科特色,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制定了《西城区医疗机构预约诊疗服务管理办法》,完成了分级诊疗信息平台号源维护等相关工作。可通过健康西城综合服务门户面向居民提供预约诊疗服务,并通过家庭医生提供预约医疗等服务。结合世界无烟日等各类卫生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大课堂活动。区卫计委
53普及全民健身冰雪运动,铺设可移动仿真冰场1250平方米,为群众提供更多运动场地。持续推进武术之乡建设,深化京津冀武术交流。加强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建设。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组织冰雪活动60场,24万人次参与;二是完成铺设可移动仿真冰场1454平方米;三是承办第四届“武道论”等国家级及市级赛事,打造线上规范的比赛模式,参赛2000多人;四是第二届区中小学生武术比赛,参赛360人;五是完成武道论功法、武术六进培训57场,参训7150多人次;六是举办京津冀全民健身赛事6场次,参与人数达3179人次;七是展览路街道、什刹海街道、广外街道获得“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区体育局
54健全精准服务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高质量就业创业。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截至12月,登记失业率为0.87%,实现创业972人,创业带动就业3864人;二是提高有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求职登记比例,为其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跟踪回访等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截至12月份,辖区就业困难人员求职登记311人,实现就业成功人数275人,实现就业的比例90.46%,超额完成13.08%;三是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四是针对登记管理部门有关政策调整,经过座谈、走访、调研,通过联席会、组建微信群等方式,发挥部分A级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校企合作、对口帮扶、毕业生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五是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结构,紧密围绕区域功能定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给职业技能培训带来的新变化,指导辖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发了社区安全员、食品安全员、居家老年生活照护员、居家照护员、园艺健康等5个能够满足安全形势和社会功能需要的非等级培训项目,已培训失业人员3680人。区人力社保局
55全面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经办模式改革。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继续做好日常参保登记工作,确保参保登记工作有序正常运行。按照市、区两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参保单位参保登记等相关业务培训,从而帮助单位更方便、快捷办理参保登记业务,有效提高参保登记工作效率;二是在前期社会保险登记和征缴业务、待遇支付业务分别实现“一窗式”受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的特点,全面梳理机关事业单位业务流程和申报材料,开展人员培训。从4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科除了受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业务外,增加了生育、工伤和失业保险所涉及的各项业务,至此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全流程一站式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从收缴到支付的社会保险业务均可在一个窗口办理完成。区人力社保局
56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开展辐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精神关怀,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在养老机构中组织落实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帮助机构建设服务体系。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培训,并到养老机构实地调研。召开全区工作会布置落实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立区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参加全国试点验收,总结阶段性成果,形成自评报告和阶段总结报告。完成对60至64岁老年人基础数据采集105544人,加大社区宣传力度。组织15个街道参加精神关怀队伍培训,由第三方机构对街道进行检查,指导街道建设精神关怀队伍。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开展高龄特困、9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的慰问工作。区民政局
57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按照居民申报、社区组织、政府立项、有序实施的模式,统筹安排资金,继续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加装电梯和平房院落综合修缮。创新人居环境改善模式,探索小规模更新改造,尝试配置功能模块,提高群众居住条件适宜度。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启动4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盆儿胡同62号院已进场施工。四平园小区已完成前期所有基础准备工作,设计招标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预算评审。安德路小区已完成前期所有基础准备工作,设计招标工作已完成,已启动施工和监理的招标工作。万明园小区已完成前期所有基础准备工作,设计招标工作已完成;二是实施老旧居民住宅楼房加装电梯工程,全年共下达19部电梯确认书,其中1部电梯已投入使用;三是平房院落综合修缮情况:平房翻建工程完工2111间,平房大修工程完工6730间;四是启动烂漫胡同108号和130号院落两处功能模块改造试点工作,108号院落:规划后的院落定位是公共开放展示院落,包含特色阅读、开放共享、展览展示、办公会议、茶饮备餐及卫生间等相关功能,营造成一个供居民参与的历史文化与未来规划相融合的展览展示馆。目前,已完成前院所有房屋结构主体的施工。130号院落定位为居住型示范院落,现已完成房屋翻建协议,设计增加厨房和卫生间功能,预计明年上半年启动建设。区重大办
58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推动菜园街项目E地块和光源里项目C1地块开工。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截止2018年11月份,棚改任务已完成2131户,超额完成6%。其中:白纸坊地区棚改完成35户,简易楼完成832户,平房翻建完成1264户;二是菜园街和光源里项目已做好工作计划和方案,施工队伍和设备已进场,12月27日已开工。区重大办
59百万庄项目B地块项目完工,实现丰台高立庄三期,确保保障房年度开竣工任务全面完成。    全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已完成,共实现竣工3381套。区住建委
60加快推进三里河南区危旧房改建项目搬迁建设。    2018年6月29日,三里河南区危旧房改建项目建设主体十七部委联建办向区征收办递交了该项目暂停公告不再延期,项目暂缓实施的申请,该项目年内暂停实施。区和谐宜居示范区建设指挥部
61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将全区727座三类公厕全部提升至准二类公厕设施标准(2018年完成500座改造提升,2019年完成227座改造提升),实现冬暖夏凉无臭味。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在“厕所革命”工作中,抓主要矛盾,重点解决了四个难题:一是将现状直排水冲洁具更换为水封堵增压节水洁具,彻底消除异味的产生源头;二是在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情况下加装排风设备,加快房间内空气流通,减少臭味停留时间;三是因地制宜在厕间安装冷暖空调,在夏季炎热及冬季严寒时使用;四是因地制宜增加无障碍设施、便民设施、节能设施和信息化监测设备。区城管委
62全力做好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强化网格管理、应急处置,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不断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应急预案宣教工作,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城市平稳运行。在重点时期成立区级指挥部和各专项、分指挥部,统筹调度、压实责任,抓好城市管理、安全管控、服务保障等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两会、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等重要会议和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保障任务;二是加强城市管理案件的发现、处置。持续推进“微循环”系统对接、城市管理联席会、案件协调会、问题兜底处置等长效机制,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三是强化网格管理,截止12月15日,城市管理平台系统立案803310件,结案800826件,结案率99.69%。督办超期案件6288件,办理疑难案件500件。加快路面塌陷、违法使用燃煤、群发性事件、不明井盖破损等突发情况处置,截止12月15日,处置紧急案件64件,均已结案;四是进一步完善可视化系统,实现城市运行、应急指挥、参观调研三大应用场景的可视化展示。运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城市运行数据与业务应用有效结合,实现数据资源统一管理,为重大活动的快速指挥和统筹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五是保障了春节、两会、中非论坛各等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安保活动的会议21次。区应急办
     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
63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开发西城区安全生产“一张图”系统,加强“双预防”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建设。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截至12月13日,区安监局监督检查企事业单位和场所1657家,处罚156件,罚款71.3万元;二是已初步完成安全生产“双预防”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系统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一张图”已经绘制完成。因机构改革原因,应急指挥大厅建设暂缓,待2019年机构改革工作完成,确定建设地点后再进行建设;三是完成对区住建委、区园林绿化局、区质监局、大栅栏街道、月坛街道、展览路街道、白纸坊街道、西长安街街道8个单位的现场评审工作,编制完成8个单位评定报告和企业评定报告,根据评分结果8个单位均达到“双无”创建称号评定要求;四是完成区城管执法监察局、区检察院、各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职责修订。将区产发局、区食药监局纳入安委会成员单位,制定区产业发展局安全生产职责,向区编办正式反馈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安全生产职责修订稿;五是制定完成13个行业的行业评定标准。区安监局
64持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切实把威胁城市安全的“灰犀牛”关进笼子,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已制定2018年区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加强对辖区全国“两会”会场及驻地周边200米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和建筑施工工地、体育场所、宾馆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综合整治。二是深入推进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9月底,正式下发《北京市西城区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西政办发〔2018〕9号),自10月起,全区各有关部门、各街道集中人员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监督检查,并通过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工作开展情况和隐患台账情况。9至12月全区各单位计划监督检查单位目标4700家次,截止到12月13日,全区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6万人次,组织检查企业和单位7067家次,超额完成49%。本年度全区挂账各类安全隐患126项,已整改并验收销账125项,销账率99.2%;三是西城消防支队检查单位26433家,同比上升22%,督促整改隐患37738处,同比上升119%,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2420份,同比上升72%,临时查封566处,同比上升1%,三停148家,同比上升19%,行政处罚977.1万,同比上升51%,拘留88人,同比上升19%。制定了冬春季、夏季火灾防控工作方案,明确阶段安排和检查计划,已完成辖区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施工现场区域、行业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区安监局
     西城消防支队
65针对消防设施不足的522栋高层建筑和577座筒子楼,新设无线联网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加强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进一步提升火灾防控能力。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根据《关于西城区无线联网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京西城发改(审)[2018]28号),在西城区老旧高层住宅和大屋脊筒子楼公共区域安装无线联网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和部分街道小型消防站设置接警平台。目前已经安装完毕,正在调试阶段。同时,加强对社区微型消防站人员培训演练,进一步完善火灾防控体系建设。西城消防支队
66加强特种设备精准监管平台建设,确保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特种设备精准监管平台建设情况:项目按进度如期进行,硬件采购安装已完成,服务器端软件设定和统计功能基本完成,该项目全面完成后,将实现对企业特种设备全方位、全覆盖、全时段的监管;二是处理涉及特种设备安全投诉举报163件,处理率100%;三是加大对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对75家评估出高风险电梯安全隐患的使用单位责令整改,已经收到75家使用单位整改方案,完成比率为100%。区质监局
67全面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和“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建设,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源头把控。从许可审批入手,鼓励企业做好“明厨亮灶”,新办单位“阳光餐饮”建设率100%。培育品牌,95家老字号门店100%实现“阳光餐饮”。有2936家实现“阳光餐饮”,完成率达到80.13%。品质餐厅累计验收检查558户,达到验收标准的合格餐饮单位502家;二是强化引领,全力推动,组织14家创建单位进行观摩。强化监管,提升品质,对已授牌的超市开展监督抽检。强化协作,不断创新,组织参创单位落实指标,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模拟评审。目前,西城区7家超市达到北京市“放心肉菜示范超市”管理水平。区食药监局
68持续深化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机制,涉及群众的事情和群众商量,广泛听取意见,积极争取支持。坚持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工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关注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坚持开展“访、听、解”工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各街道运用民意立项机制开展民生项目387个,27521名居民群众代表参与意见征集,解决群众关心问题481个。印发《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指导手册》600册。二是加强项目实施指导,采取每月召开联席会、每周现场指导、每日电话沟通联系的方式,指导、推进228个项目。三是探索建立了以程序监管和项目结果与民意契合度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报道,在CCTV、BTV、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70余篇,被中宣部列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宣传典型案例。与区委组织部一起组织开展“走千门进万户”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走访入户上万人次,回应群众关切。区社会办
69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让城市更有温度。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注重社会救助政策培训。持续集中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2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8次,在陶然亭街道协同多部门开展社会救助政策主题月启动仪式,确保社会救助政策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二是以金融街道为试点加强街道社会救助窗口建设;三是加强街道困难救助服务所建设,已完成14所,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四是扎实做好困难群体救助工作。为享受低保待遇家庭9159户、14511人,发放低保金1.48亿元,同时做好各项专项救助工作;五是开展支出型精准救助政策课题研究并充分发挥慈善资源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补齐救助短板;六是通过开展一系列救助活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扎实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工作,确保了社会救助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区民政局
70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实现预先管理、精准服务、科学治理。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全面推广西长安街街道“数字红墙”模式,推进“多网融合”,组建全响应大数据工作专班,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响应大数据建设工作的建议》;二是制定《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治理街道大数据分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一张底图、六大基础应用”的统一标准;三是推进基础数据融合,实现政务数据互通互联,开展运用大数据分析民意诉求工作,形成了《2018年民意诉求分析报告》;四是网格优化为1464个,实现网格服务实名制。区社会办
71以提高服务能力为重点,大力培育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建设好社会工作者队伍。深化推广“百岁老人口述史”项目。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8月27—31日组织130家社会组织进行能力提升培训;12月4日组织15个街道30名老年协会负责人进行培训;组织参观广外街道党群活动中心、昌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顺义区旺泉街道社会组织孵化中心。9月17-21日组织优秀社会组织负责人赴深圳市考察学习,参加第六届深圳慈展会。二是加强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支持入驻的西城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工联合会、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公益文化传播中心开展社会组织孵化、能力提升、社工人才培养和公益文化等工作,促进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三是走访10位95岁以上老人,采访50余次,时长80小时,留存稿件10篇,出版个人专辑10本,留存文字资料10余万字,珍贵照片近300张,在百岁老人口述史博物馆进行展览。区社会办
72继续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不断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重点做好我区民族体育工作。第十届民运会西城区代表团成员共416名,报名参加了18个大项的比赛项目,制定《西城区组队参加第十届民运会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在全区参赛运动员的努力下,西城区取得各种奖项54个(其中一等奖8个);二是全年较好的完成了白云观春节活动,天主教、基督教复活节、佛教浴佛节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制定了《2018年圣诞节宗教活动场所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圆满完成圣诞节服务保障工作。区民族宗教办
73塑造街区文化,培养家园意识,搭建共商共治平台,促进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构建西城特色社会公共责任体系。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全年各街道运用民意立项机制开展民生项目387个,27521名居民群众代表参与了意见,解决群众关心问题481个。建立街道社区向居民群众报告制度,全面推广街道社区代表会议,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程度,配合区民政局,推广了共商共治平台。印发《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指导手册》600册,探索建立了以程序监管和项目结果与民意契合度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报道,在市级以上媒体报道70余篇,被中宣部列入“三新”主题宣传典型案例。区社会办
74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建立“一办、六部、两中心、一平台”街道大部制工作格局,整合内设机构,梳理工作事项,优化工作流程,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提升基层工作效能。进一步规范街道职权配置,理顺街道与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关系,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实现“街道吹哨、部门报到”。      全年工作按期完成。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试点工作,以党建引领,围绕“赋权、下沉、增效”,推进“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构建扁平高效规范的基层管理体制。15个街道的“三定”规定及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方案已正式印发,各街道已完成改革动员部署及干部任职备案工作。注重改革顶层设计,出台了《西城区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西城区街道各类机构综合设置全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划分区街居职权,深入推进街道依法履职,社区“减负增效”。根据市编办制定的街道职责清单,梳理细化形成《西城区街道工委办事处职责清单(试行)》,明确街道122项具体职责和参与、协助、配合事项的主责部门,为向街道赋权和划分条块事权、理顺区街职责关系提供了依据。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确定社区居委会51项、社区服务站47项工作事项。聚焦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综合设置街道各类机构,整合资源,减少层级,优化流程,构建起“一委七办三中心”的大部制工作格局。同时,调整街道司法所、统计所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力量和权力下沉街道,引导各部门强化服务基层意识,充分发挥街道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统筹协调能力。区编办
     区社会办
75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聚焦群众关心的办事不方便问题,加快推进全区“一号一窗一网一次”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中心15个部门、173个事项和15个街道公共服务事项纳入“一窗式”综合受理。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建立统一标准的管理数据库,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加快政务服务APP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实施标准化流程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和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全年工作按期完成。一是加快推进全区“一号一窗一网一次”政务服务,采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在区、街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分类受理,办事人平均等候时长减少30%;二是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多次召开事项集中进厅专题研究部署会,积极协调各委办局,对因场地限制等原因影响事项进驻的,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区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比例达到90%;三是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功能,建成全区统一的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完成了区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的“应上尽上”。开设了“西城e办事”微信公众号,加强政策解读、政民互动、办事指引。积极拓展服务,实行预约服务、导引服务、寄递服务、推送服务等,让高效便捷服务成为常态;四是聘请第三方开展全区窗口单位服务监测,形成2018年度服务监测报告。全年检查65个服务大厅和单位,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区政务服务办
76积极鼓励区属企业战略转型升级,推进国有资本进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产业布局,提高核心竞争力。健全国有资本三级授权经营体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国有企业监事会制度。创新开展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激发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深入推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继续加强与央、市属企业合作,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激发、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支持和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参与津冀建设发展,充分发挥好核心区辐射带动作用。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制定区属企业政府投资项目考核管理办法;二是完成金工等9家公司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工作,明确管理职责;三是完成德源兴业公司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工作,并完成委派监事人员工作;四是全面实施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考核企业负责人2017年度业绩,兑现绩效薪酬,实现激励与约束并重;五是完成北京德源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属9家企业在北京市国资委国家出资企业产权登记系统产权登记;六是鼓励区属国企与央、市属企业合作。截至目前,参与央企、市企合作项目39个,总投资额1602.25亿元;七是开展区国资委系统薪酬与业绩考核情况调研,完成一级及以下企业领导人员薪酬管理课题调研报告;八是鼓励区属企业与津冀合作。截至目前,参与京津冀一体化项目22个,总投资额734.06亿元;九是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阜平、张北、喀喇沁、鄂伦春及门头沟实地考察对接13次,区国资委系统10家结对帮扶企业共调研88次,区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14次,研究10家企业14个项目方案,其中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7次,审核通过8家企业9个扶贫项目,共投资504.81万元,现有4个项目已经完成,5个项目正在实施中。区国资委
77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坚决落实各项决议、决定并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年内,共完成各级建议、提案总计430件,其中承办全国人大建议1件,全国政协提案2件,市级建议16件,市级提案22件、区人大代表议案2件,区级建议145件,区级提案242件。做好向区人大、区政协汇报区情、全年办理工作完成情况工作。做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人大“四长”会,区政协常委会、“两政”会、议政会,以及人大政协专项调研座谈会的组织及服务保障工作。区政府办
78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公众参与度。强化政府公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行政执法“双随机”检查事项清单的确认和动态管理工作。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公示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努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一是落实区级规范性文件的“三统一”工作,今年共制发了6件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均以“西行规发”的文号统一管理。此项工作受到了上级主管机关的肯定及相关媒体的关注,并在相关媒体进行了刊登和宣传,对西城区法治政府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共审核政府文件、区委文件、部门文件、其他各类公文草案115件次,   审核政府及部门合同、协议22件;二是完成《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代拟稿)》,并报送了区政府;三是组织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研讨班三期。组织2018年西城区依法行政培训工作会。西城区法治人才库完成了第一个3年培训计划,提升在库人员的法治素养,提高全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理念和水平;四是完成全区行政执法“双随机”检查事项清单和行政执法人员名录库重新确认工作。目前西城区36个行政执法部门共有“双随机”检查事项292项、名录库行政执法人员2157名,对于优化辖区市场秩序取得明显成效;五是完成全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统计并公示,区领导徐利、李异同志先后代表区政府在市四中院出庭应诉;六是不断提高复议案件审理质量,多次邀请非常任委员参与疑难重大复杂的案件研讨,提供法律建议;七是组织召开2017年度全区败诉案件分析会,对2017年度全区败诉案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区政府法制办
79动态管理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坚决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根据市政府审改办《关于城市管理领域部分行政处罚类和行政强制类职权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的通知》、《关于动态调整权力清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西城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管理制度》要求和程序,要求各相关单位主动与市级业务主管部门沟通,按照部署在区权责清单平台调整;组织区政府法制办、区财政局和区人力社保局对调整后的行政职权事项进行审核,并根据事项调整情况对权力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按照市里的最新要求,对我区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所涉及的调整情形、调整程序、审核程序、公布运行和监督检查相关内容进行修订,经西城区权力清单联席会审议通过后,以区编办、区政府法制办、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印发《西城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管理制度》(西编办发〔2018〕1号)。对区发改委、区房管局和区城管监督执法局提出调整权力清单数据库的申请,按照清单管理制度顺利完成审核、调整和备案工作。截止12月中旬,区属部门“9+X”职权事项共计4655项。区编办
80持续推进“七五”普法,加强文明执法。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持续推进我区“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全面总结“七五”以来我区法宣工作成果和不足。制定《北京市西城区2018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4月召开西城区2018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对2018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充分发挥法宣办职能作用,督促指导59家成员单位和广大普法工作者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精心制作“七五”普法成果宣传片,按要求完成北京市对西城区“七五”普法中期考核评估。向各成员单位制定下发了《北京市西城区“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方案》,组织召开集中评查会,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调研。配合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疏解整治工作,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   法律十进‘七五’行”宣传活动,全年开展活动5000余场。在机关、社区、学校等不同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十进”活动。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举办以“践行红墙意识   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启动仪式,组织检察官宣誓、法治文艺节目展演、新媒体宣传等线上线下活动。着重加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指导、督导和考核,制定下发《西城区2018年法治宣传教育全年考核评估指标》,探索建立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税宣春风”、“3.15”系列宣传等特色主题宣传活动。区司法局
81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持续推动政务公开,定期向公众报告政府工作。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最高标准,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改进监督方式。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印发西城区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完成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举办第二次政府向公众报告工作,组织首场区政府常务会网络直播,扩大公众参与政府工作的路径和渠道。有效发挥第三方评估的外部监督作用,不断改进区政府部门工作,提升群众满意度。经过“一对一”满意度问卷确认、服务对象名单报送、满意度评估执行、数据分析,开展了两次部门满意度调查、为民办实事满意度调查和公共服务事项满意度调查,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并将相应问题建议及时反馈给部门,加以整改提升。区政府绩效办
     区政府信息公开办
82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强化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等行动。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强化资源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等行动。在机关大院周边及办公场地划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提倡绿色出行。在办公场地、食堂张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海报,宣传节能减排相关知识。全年节约食用油约2000升、食用盐约150公斤、肉食约1500公斤。在废水回收再利用方面,提倡广大职工将回收的废水用于清洁卫生、清洗车辆,全年节水约120吨,给办公区更换高效节能灯具,全年节约用电约50万度。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83以民办博物馆发展为抓手,强化服务、管理水平,使民办博物馆成为西城区文化事业的亮点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根据国家文物管理相关法规,撰写《北京市西城区关于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政策研究报告》。区文化委
84建立西城区文化资源产品目录体系。    全年工作目标按期完成。已初步拟定《西城区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方案和实施预算。区文化委
评论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站点地图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