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图解西城区“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6-01-18



“十三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也是西城区深入推进区域发展转型和管理转型、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重要时期。制定和实施好我区“十三五”规划,描绘好未来五年西城区发展蓝图,对于全面实现区域发展转型和管理转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进程中走在前列,在更高水平上共同创造城市美好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开门编规划”,采取走访调研、媒体征集、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顾问团以及专家学者、居民群众、驻区机构的意见建议,收集各方面意见1000余条。可以说,《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形成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科学谋划未来的过程,是准确把握区情、回应群众呼声的过程,是不断解放思想、形成发展共识的过程。


“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特点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西城区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核心功能显着增强,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文明程度显着提升,经济发展更加优质,人民生活显着改善,治理体系更加健全。
      这些目标设定具有四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体现功能定位的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体现国家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地区”的功能定位,始终聚焦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等内容来安排部署任务,努力确保中央和市委对西城区工作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二是更加注重发展与管理“双转型”。经济新常态、发展新要求决定了西城区未来五年,在发展上,要从聚集功能求发展向疏解功能、调控人口、瘦身健体求发展转型;从关注量的扩张向重视质的提升转型;从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转型。在管理上,要从偏重政府管理向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多元参与、共建共享转型;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智慧运行转型;从单纯满足需求向注重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并重转型。
      三是更加注重补齐发展短板。“十二五”时期,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与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责要求相比,与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城市环境与国际一流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部分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城市承载的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仍需优化调整,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这些是未来五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补齐短板,更好地实现西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四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安排。特别是规划中提出的25项指标,其中有10项涉及民生。我们希望通过未来五年的工作,能够让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有更多更直接的获得感。


“十三五”规划的亮点及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是我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中之重。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统筹推动交通拥堵治理、宜居环境建设等方面工作,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到2017年,全部完成区域性批发市场疏解任务;到2020年,保障城市运行和服务民生的一般性市场升级改造基本完成。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10.7万人以内。
     二是高水平治理城市。未来五年,我们将持续开展“拆违、灭脏、治污、清障、治乱、撤市、缓堵”七大战役,着力打造环境优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街巷环境;深化城市治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级环境分类分级标准化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精细管理、精准服务、智慧运行;加快打通“断头路”、消灭“瓶颈路”、畅通“微循环”,完善停车设施、公共自行车租赁体系,倡导绿色出行,多措并举缓解交通拥堵。
      三是加快建设绿色宜居家园。未来五年,我们将着力构建“碧水绕古都、绿荫满西城”的生态格局。扩大绿色空间容量,到2020年绿化覆盖率达到31%,新增城市绿地17.5万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优化水体生态功能,加强北护城河旧鼓楼大街断面、陶然亭湖、广安门北滨河路等重点水体治理工作力度。着力建设海绵城市,到2020年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具备技术条件地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推行“光盘行动”、“净菜进城”,到2020年实现人均垃圾产生量零增长。
      四是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西城区是北京建城、建都肇始之地,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从旧城整体风貌、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三个层次开展全面保护,织补历史景观,再现旧城独特风貌。以“文道”建设为统领,坚持“文”、“物”并重,恢复提升阜景街风貌,开展鼓楼西大街、大栅栏月亮湾、先农坛等地区环境整治和景观,在每个街道建立一个街区历史文化博物馆或展陈室,努力保护好城市古迹和历史记忆,让人民群众记得住乡愁。
      五是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快棚户区改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西城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未来五年,西城区将以成片棚户区改造、文保区和简易楼腾退、房屋修缮、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和边角地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确保到2020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使更多居民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六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我们仍将大力倡导“校校精彩、人人成功”的教育理念,继续推行学区制改革,实施贯通式培养和评价,全面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稳步提高居民生命健康质量,到2020年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5岁,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5%。抓住创建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着力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社会保障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七是激发区域创新发展动力。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服务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优化发展以金融服务为支撑,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为依托,文化创意产业与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等共同发展的服务经济结构。着力创建国家级生活性服务业示范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持续动力,坚决贯彻落实好上级改革部署、主动探索区域改革试点、努力形成西城改革成果,让改革“红利”更多、更直接地惠及西城群众。


“十三五”规划的指标设置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共有25项指标,与“十二五”规划的17项指标相比,多了8项指标。在选取设定时,我们主要考虑发挥指标的导向性作用,通过指标体系的搭建、代表性指标的选取,更加体现首都核心功能的优化提升、更加体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更加体现绿色宜居城区的建设发展。因此,我们增加了人口总量、用水总量、能源消费总量、绿色出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生活垃圾和污水垃圾处理、机构养老床位数等体现“十三五”时期区域发展要求的指标;同时将经济发展类指标由“十二五”时期的约束性指标改为预期性指标,更好地体现发展与管理的“双转型”。
      按照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程度以及约束力的不同,可将25项指标分为约束性目标和预期性目标两类,其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13项。
      红线约束方面指标6个,通过设置人口、用水总量、能源消费总量、单位能耗水耗等指标,明确资源消耗上限、环境容量底线,加快推进全面实现发展转型,促进形成内涵式集约发展的倒逼机制。
      城市环境绿色宜居方面指标5个,通过设置空气质量、绿化、交通、垃圾、污水等指标,加快推进“大城市病”治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绿色生态家园的新期待。
      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方面指标10个,通过设置收入、人均预期寿命、养老、基本公共服务等指标,加快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经济发展质量优化方面指标4个,通过设置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等指标,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评论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主办     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承办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020002
站点地图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190149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27号     邮编:100032   技术支持邮箱:work@bjxc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