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368.jpg


鲁迅居京生活

  鲁迅一生当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北京度过的,其足迹遍布古城的街巷胡同,仅他正式居住的地方,便有4处。我们特意编发这篇文章,以唤起北京对这位伟
  人的记忆。
  如今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是一个车水马龙的大十字路口,周边盖起许多高楼大厦,让人很难想象原先的模样了。其实,在早几年的地图上还可以看到,这里本是一
  个丁字路口。老北京人都知道,清朝年间,菜市口作为有名的“刑人之地”,是斩杀死囚的刑场。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菜市口已经只剩下一个地名,周边的许多小胡同也不复存在。像菜市口胡同被菜市口大街所覆盖,北半截胡同全然消失。南半截胡同虽然尚
  存,却只留下名副其实的“半截”了。
  菜市口属宣南地区。明清时期,各地乡人在北京设有许多会馆,以便为同籍乡人在京谋事提供一个居住及活动的场所,城南宣武门外一带是会馆较为集中的地方,
  像南半截胡同7号的绍兴会馆便是其中之一,那是鲁迅第一次来北京时住过的地方。
  ■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
  众所周知,鲁迅本名周树人。1912年2月,应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周树人离开绍兴赴南京至教育部任职。同年5月,随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到达后的第二天,
  便住进绍兴会馆。绍兴会馆原来是山阴、会稽两县共有的会馆,称为“山会邑馆”,在周树人来北京的那一年,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因此改称“绍兴会馆”。
  他先被安排住在西北面的藤花馆,在这里一住就是4年,后来又移到西南面的补树书屋,那里要稍微安静些。
  鲁迅在绍兴会馆居住的那几年,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而刚过“而立之年”的周树人,当时也正处于一生中情绪最为低沉的时期。独自在外谋生,还要
  供养千里之外的老母亲与自己不爱的妻子──六年前遵母命而与朱安成婚,他实属无奈,唯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躲避。离家赴京就职,尽管不是刻意所为,但毕竟也是
  一种躲避的方式。
  ■补树书屋──“鲁迅”诞生的地方
  在《呐喊》的“序”中,他曾经述说过住进补树书屋的缘由:那院中的槐树上曾缢死过一个女人,所以始终没有人住,而他正想借此获得静寂。
  如今“补树书屋”院中由于搭了许多小房,变得十分狭小,以致面目全非。而院中那棵大槐树早在1949年便毁于雷击,如今长有一棵颇大的枣树,倒也有几十年
  的树龄了。
  夏夜,他常在树下独坐。社会的黑暗,人世的混沌,让他感到窒息。他常想,几千年封建制度禁锢下造就中国人的那种愚昧、麻木与冷漠,岂是靠几个人微弱的
  呐喊所能唤醒的!而且,中国犹如一间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损的铁屋子,即使喊醒了其中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只能使他们陷于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之中。“这是怎
  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他拿起笔,开始写:“……我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那篇小说发表于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1918年第四卷第五号。它像一声惊雷,震动了中国文坛。那小说的名字叫《狂人日记》,发表的时候,周树人第一次使
  用了“鲁迅”这个笔名。
  我们也许可以说,文学意义上的“鲁迅”,是诞生于补树书屋那阴暗潮湿的小屋中。
  ■西四砖塔胡同的艰难时日
  西四丁字路口西面有条很有名的“砖塔胡同”,是因其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万松老人是金末元初着名的佛学大师,曾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
  主张,在他圆寂后,有人修了这座塔,“砖塔胡同”的名称自元代沿袭至今,可算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了。只是这两年拆迁之风日盛,胡同西段已变成一片
  建筑工地,胡同中的不少老建筑也被夷为平地,看去甚为可惜。
  1923年8月2日,鲁迅迁至砖塔胡同61号。
  这是一个很小的院子,大门朝北,有东房、西房各两间;还有三间北房,是鲁迅的住处。这三间北房总共只有二十多平方米,东面一间留给鲁迅的老母亲,她时
  常到这里来看望大儿子;西面是朱安的卧室;中间的堂屋则是鲁迅的房间了。白天,这堂屋可充当会客室和大家吃饭的地方,因此摆着一张小八仙桌;晚上,鲁迅就
  在这里写作,靠墙的一张木板床是他睡觉的地方。由于地方实在太狭窄,鲁迅的书籍没地方放,只得搁在木箱里,待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因此经常搞得满桌满床都是
  书。即使这样,他还有十几箱书不得不存放在教育部里。此时鲁迅的境况,可说是“贫病交加、情绪低沉”。
  作为家里唯一的“壮劳力”,许多力气活还得他自己干。为了省些时间和开销,有时鲁迅也如同当今的“上班族”一样,索性从街上买些现成的馒头、糖包子带
  回家,免得朱安再自己去做了。过度的疲劳,使他经常失眠。
  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讲课、坚持写作。在砖塔胡同居住的九个多月时间里,便校勘了《嵇康集》,编定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还连续创作了小说《在酒楼上》
  、《幸福的家庭》、《肥皂》及名篇《祝福》。
  鲁迅的这处故居现在的门牌是84号。若由东口进入砖塔胡同,东西方向的道路基本是直的,唯在这个院子的西北角上开始向南拐弯,接着又拐向西面,从位置上
  说,还是很好辨认的。但是经多年变迁,小院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原先朝北的院门被堵上,成为一间屋子,在这屋子南面又朝西开了一个小门,由于门两侧搭建了一
  些临时房屋,如果不注意,很容易错过去。鲁迅住过的三间北房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拆除重建,东西厢房也都已不是原先的建筑,各处房屋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过道
  ,院子已不成其院子了。
  ■西三条21号的“老虎尾巴”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是八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夜,鲁迅在他那间被称为“老虎尾巴”的书房里写下的。
  读过《秋夜》那篇散文的人,都会对开首的这句话有深刻的印象。
  鲁迅迁居砖塔胡同后,为觅得一处可以安家的住处而四处奔波,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外出看房二十余次、数十余所,最后选定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的一处
  小院。
  1924年5月25日,他与朱安迁居西三条,就此离开砖塔胡同。
  这是一个典型的四合院。南房三间是会客室兼藏书室;院内东西各一间杂房;北屋三间,东西两侧分别为其母亲和朱安的卧室,中堂是餐厅,北面接出去一小
  间平顶屋子,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由于这间屋子犹如四合院后头长了条尾巴,便被鲁迅戏称为“老虎尾巴”。在这面积仅八平方米的斗室中,诞生了《坟》、
  《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等着名文集及大量翻译作品,总数达200余篇。鲁迅个人的命运也因这间小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迁到阜成门时,鲁迅家庭的状况仍保持着一种尴尬而微妙的局面。尽管他已是名扬海外的着名文学家,但面对被母亲一手操办而形成的婚姻,却束手无措,只
  能默默地忍耐。而朱安在这婚姻中本也是无辜的受害者,她只能把自己的一生和丈夫紧紧连在一起,相比之下,她更加无助而可怜。鲁迅不能伤害她,也无法摆脱
  她。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似乎很正常:鲁迅挣钱养家,朱安料理家务,然而,他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终日无话、形同路人,那种沉重的精神压力只有他们自
  己才能感受,他们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在正房中堂西墙下有一个柳条行李箱,是他们之间这种畸形关系的见证:鲁迅每次打开箱盖,里面都有朱安放
  在那里叠得整整齐齐的干净衣服,他将身上的脏衣服换下来放在那翻扣的箱盖上,朱安自然会悄悄收去……日子就是在这样无奈的沉默中持续着。直到有一天,一
  个新的女性出现在鲁迅面前,事情才悄然发生了变化。这个女性就是许广平。
  ■1926年,鲁迅告别北京
  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后,时局动荡,北京的环境日渐险恶。而与此同时,南方革命浪潮汹涌,北伐战争正式开始。鲁迅的好友林语堂已先期南下就任厦
  门大学文学系主任,并向校长林文庆推荐鲁迅;而即将毕业的许广平也接到熟人推荐去广州教书的消息。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使鲁迅决定离开生活了14年的北京,
  前往南方,开始新的人生历程。
  一年后,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结合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他的葬礼在上海举行。而在北平西三条寓所的书房里,也为他设了灵堂,朱安为他守灵。
  如今,小院是鲁迅博物馆的组成部分,而“老虎尾巴”仍保留着当年的陈设。东墙下破旧的三屉长桌上摆着笔砚等文具,一只茶杯,一只烟缸,一座闹钟。因为
  当时这里属贫民区,无电,所以桌上还有一盏高脚煤油灯。桌前有一张旧藤椅。西侧是一张茶几、两把椅子。北窗前的床铺只不过是两条长凳搭着一副床板,床上垫
  着薄薄的褥子,枕套上的图案是许广平亲手绣的:在白色细布上,花束和花边衬着“卧游”、“安睡”的字样,那是她与鲁迅的定情之物。
  窗外是后院,小井旁芳草萋萋。再望过去,是墙。可惜的是,如今已看不到墙外面的那两株枣树了。
  本期悠客出场:陈光中
  生于大连,1966年随父母迁京,后到陕北插队。当过养路工,上过大学,做过蒸汽机车技术员、计算机维修工程师。写过一本《计算机维护七日通》,似乎注定
  是块搞技术的料,却在不惑之年改行当了文字编辑。喜文字,好摄影,偶习绘画。写过《风景———京城名人故居与轶事》1~8册,长篇传记《侯仁之》。
  漂泊十数年,最终回到北京。虽然此前只在这座城市呆过短短三年,却已认同为故乡。那种回家的感觉,无法言传。闲暇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骑上一辆破车,走街
  串巷钻胡同,想把这京城看个遍。

版权所有:北京市西城区工商业联合会 京ICP备0700561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48号

Copyright©2005 xcgs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辰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0025253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48-8 统计

客服:58562259 邮箱:webmaster@softway.com.cn 投稿邮箱:www.xcgsl.cn@163.com